返回目录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内蒙古商报要闻 共享幸福 内蒙古民生投入万亿 金山银山掩映下的绿水青山 改革 在内蒙古全面深化 9月份 我区生猪出场价高位波动 第二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撬动近千亿蛋糕 出境游也能扫码付 我国移动支付“出征”海外 内蒙古煤炭价格连续三个月上涨

第1版:要闻 PDF原版PDF原版
上一版
pdf阅读器免费下载 版面导航
内蒙古商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 10 月 10 日 星期二   01

共享幸福 内蒙古民生投入万亿

作者:

本报记者 李愚

这样一组数据很好地诠释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把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内蒙古安居、优居,从盼穿暖到讲时尚的民生转变:去年内蒙古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75元,农牧民纯收入达到11609元,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仅“十二五”期间,内蒙古各级财政就投入民生资金1.18万亿元,是“十一五”的2.6倍。自治区财政资金越来越多地向民生工程和公共服务倾斜,“十二五”以来,每年的民生支出均占全区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5%以上。一句话:内蒙古抓民生就是抓和谐,共享幸福。

从教育完善到医疗改革,从住房保障到养老体系,内蒙古在搭建一条各族群众共享发展红利的民生机制之路,在让各族群众触摸十八大以来的幸福获得感。

内蒙古在全国率先实现了12年免费教育,近些年又免除蒙古语授课寄宿学生的住宿费,并为家庭困难学生发放补助金。2014年起,内蒙古按每年1万元的标准,资助低保家庭大学生。去年新设立学前教育资助资金,学生资助体系实现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覆盖,不让寒门学子输在起跑线上。内蒙古大规模实施公租房、廉租房等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大规模实施各类棚户区改造、农村牧区危房改造等工程,仅“十二五”以来,就累计惠及全区约1/4的城镇居民和近300万农牧民。去年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已达到60.3%。

既有锦上添花,还有雪中送炭。内蒙古每年免费为低收入农牧户发放1吨过冬煤补贴;全面实施零就业家庭救助政策,确保所有城镇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城乡低保、养老、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政策连年扩面提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坚守民生底线,努力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工作,不让一个困难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掉队。

实现全面进步,共享幸福生活,正在成为内蒙古各族群众梦寐以求的愿望。

■短评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只有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拥护,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保障和改善民生犹如一条“红线”,贯穿内蒙古各项工作的始终。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贫困人口收入水平大幅提高。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增收,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主要社会保障标准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各族群众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一项项规模宏大的民生工程,一件件贴心暖心的惠民实事,彰显了自治区党委、政府一以贯之的执政为民的理念,换来的是2500多万各族人民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全区上下汇聚起建设美好家园、实现伟大梦想的磅礴力量。

实践启示我们,发展与民生是一个有机整体。发展的目的,最终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离开了发展,改善民生就是一句空话;民生问题解决好了,发展就会有力量、有后劲。我们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发展就抓住什么、政策举措就推进什么,让发展更有温度,让幸福更有质感。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意义非同寻常,任务十分艰巨。我们要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标,始终把民生冷暖放在心上、扛在肩上,带领全区各族群众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内蒙古日报》

编辑:超级管理员
3上一篇 下一篇4 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