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内蒙古商报关注 内蒙古50年治沙 沙地长出了“家具” 乡村创客里来了一群大学生 红庆河“一里香” 一亩纯收入五千元 内蒙古走向“智慧城市”

第7版:关注 PDF原版PDF原版
pdf阅读器免费下载 版面导航
内蒙古商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 10 月 17 日 星期二   07

内蒙古50年治沙 沙地长出了“家具”

作者:

9月10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参会代表实地考察以达拉特旗为代表的库布其沙漠综合治理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防治荒漠化所取得的成就让参会代表们感到震撼。经历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达拉特旗完成了由防沙、抗沙,到治沙、用沙的理念性转变,曾经“不可治愈”的沙漠已经成为极具发展潜力的巨大资源宝库。

在深入推进荒漠化治理的同时,达拉特旗积极探索“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特色发展之路,培育发展了沙柳人造板、重组木、颗粒饲料、沙棘山杏食品、保健品等产业,逆向拉动了生态建设。其中,沙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这种极少数可以生长在盐碱地的植物,根系发达,萌芽力强,枝条丛生不怕沙压,固沙造林能力优秀,是“三北防护林”的首选之一,达拉特旗利用沙柳这种再生性很强的沙生灌木,在有效治理沙地基础上,通过沙柳综合利用加工,增加了农牧民收入,也调动了农牧民参与防沙治沙和种植沙柳的积极性。

据了解,鄂尔多斯现有沙柳面积42万公顷。以沙柳枝条为原料,经过脱皮、碾压、切丝、改变特性、干燥等过程,压制成具有耐腐蚀、耐高压、防火、防水等性能的沙柳重组木绿色环保建材,作为家具、建造木结构式节能住宅等的原材料,沙柳已从固沙植物升级为高附加值植物。

在防沙治沙的同时走出了一条“生态、民生与经济”平衡驱动的新路子。

从上个世纪70年代至今,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治理,达拉特旗已基本消除了荒漠化的威胁,生态状况实现了历史性的转变。如何在继续扎实推进防沙治沙工作的同时,走出一条“生态、民生与经济”平衡驱动的新路子,成为达拉特旗近两年思考的问题。

目前,达拉特旗已经探索出不少成功的实践,已建成年产10万立方米刨花板项目,种植1万亩俄罗斯大果沙棘,沙棘饮品加工产业园正在规划建设。还有围绕沙柳种植与开发打造的发电和木型材项目,围绕甘草种植发展起来的药品和保健品生产,围绕沙棘种植开发出的饮料加工等等。

立足于沙漠资源和蒙古族文化底蕴,从1984年起,响沙湾开始探索沙漠资源综合开发治理,现在已经发展形成以大沙漠观光和民族风情体验为主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吸纳当地百姓就业,增加农牧民收入。

联合国环境署9月11日在《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上发布了《中国库布其生态财富评估报告》,这是全球首部由联合国发布的生态财富报告。

根据报告评估,库布其沙漠共计修复绿化沙漠969万亩,固碳1540万吨,涵养水源243.76亿立方米,释放氧气1830万吨,生物多样性保护产生价值3.49亿元,创造生态财富5000多亿元人民币,带动当地民众脱贫超过10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100多万人(次)。

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说,在库布其模式下,沙漠不是一个问题,而是被当做一个机遇,当地将人民脱贫和发展经济相结合。我们需要这样的案例为世界提供更多治沙经验。

杨文娟

编辑:超级管理员
3上一篇 下一篇4 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