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快到了,街头张灯结彩,火树银花,节日气氛浓郁,与此同时,商家“老司机”们也纷纷摩拳擦掌,准备了琳琅满目的促销活动。一些商家通过报纸、宣传画、电视广告等,已经开始广泛宣传,打出了返券、送礼、积分换礼等促销手段,疯狂为自己打call。面对商家如此促销,消费者很容易“乱花渐欲迷人眼”,只图眼前的便宜,忽视商品质量、合同、安全和售后服务等消费细节,购物后,极有可能引发“扎心”的消费纠纷。 为了帮助广大消费者能够在节日期间既能避免自身权益被一些违法商户侵害,又能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欢度佳节,内蒙古自治区消费者协会根据以往的投诉举报情况,向消费者做出提示。
首先,消费者对打折促销商品要理性选购。首先不要轻信商家宣传内容,要多比多看,切忌听信商家一面之词,花冤枉钱买到质次价高的商品。其次,选购时一定要从自身实际出发,量力而行,既不购买远超自己消费能力的商品,又不购买自己实际可能根本用不到的商品。再次,参与商家促销活动之前,要认真阅读促销信息。商家在促销时,会提前发布一些促销信息,例如满额返券、满额减钱、多件折扣等,这些信息会附加一些条件,消费者购物前仔细阅读,不但可以使用最恰当的购物方案,而且还可以避免一些购物陷阱。例如,参与满额返券活动,可能商家返的券会附加一些很苛刻的使用条件,强迫消费者必须进行二次限定消费才能使用这些返券。同时,购物抽奖,消费者勿信这“天上掉馅饼”的好事。现在不少商家在促销中,总会在消费者消费一定金额后,给予抽奖券,消费者可以参与抽奖,这些奖项直接给奖品的很少,大部分是给予消费者很大优惠,让消费者购买一些珠宝、玉石、古玩等。面对此类抽奖,消费者一定要谨慎,珠宝玉石等奖品的价格,消费者不具备专业知识很难评估,购买这些商品,很容易买到“赝品”“仿品”。
自治区消协提示,勿信商家口头承诺,合同和票据是避免日后“尬聊”维权的有力证据。消费者在日常购物中,经常遇到商家口头的承诺,例如买回去发现问题包退包换、正品保障假一罚十、价格最低降价补差价等,消费者在遇到这些商家承诺时,要落实到合同上,或者在购物票据上进行标注,消费者要注意保留合同和票据。 任党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