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惠农政策的扶持下,巴彦淖尔市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目前已经发展到5000多家。这些合作社让社员共享资金、技术资源和销售渠道,牵起手来抱团闯市场,有效改变了分散经营的传统模式,促进了农业规模化生产、合作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社会化服务,释放了现代农业发展活力。
巴彦淖尔市是农业大市,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是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巴彦淖尔市农牧民合作社数量尽管不少,但这些合作社中相当一部分尚处于起步阶段,规模比较小、运行质量不高,还需要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投入力度,努力培育扶持,增强经营实力和服务功能,使之成为带动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主力军。
初夏,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和胜乡新永村永军农业合作社的大棚里热浪滚滚,绿色的香瓜藤蔓铺满了地垄,社员们挥汗如雨精心打理着香瓜苗。这片80多栋大棚由合作社的9户社员共同投资建设,全部种植“灯笼红” 和“白梨脆”香瓜,预计6月份就能开园上市了。
负责人李文波说:“我们合作社统一耕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集中力量发展特色产业,带动了农户由粗放式经营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变,每个大棚年纯收入都在1万元左右。”
新永村总人口1533人,有耕地16250亩,一直以来以大田种植为主。2015年,村里陆续自发成立了永军农业合作社、董谷禄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鹏龙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户根据自身条件选择进入合作社发展经济增加收入。
董谷禄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80多户村民发展肉羊育肥,兴建养殖圈舍6万多平方米,年出栏育肥羊4批次4万多只,主要销往当地的肉羊屠宰企业,年纯收入320万元。
农民联手成立专业合作社,大大提高了组织化生产水平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有效规避了单打独斗的市场风险。合作社副理事长敖永强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合作社成立后大家抱团一起养羊一起销售,收益也增加了。下一步还准备建一个活畜交易市场,流转一部分耕地种植饲草料,发展种养循环经济。”
从过去的“单打独斗”到“抱团儿”发展, 这种上联市场、下接农户的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如今在巴彦淖尔市遍地开花、蓬勃兴起。
据统计,全市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合作社共有5267家,涵盖种植、养殖、农机、农业服务多个领域,入社成员4.2万人,带动农户13万户。
据介绍,农牧民联合起来组成合作社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强化了市场主体地位,提高了产品市场竞争力,农牧民从种养业生产中获益,还可以分享加工、流通环节利润,实现利益最大化。
杭锦后旗陕坝镇中南渠村康尔徕绿色食品专业合作社有成员164名,自有设施农业面积2300亩,带动成员建成设施农业基地3000多亩,带动周边农民发展连片露天蔬菜基地2.5万亩,合作社年组织销售绿色无公害蔬菜15万吨,社员人均纯收入23000元,还间接带动农户6000户,户均增收6400元。
“以前农民种地比较分散,最发愁的是有时候农产品到了卖的时候,却销不出去。合作社为社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解决了社员所担心的种什么、怎么种、卖不了的问题,真正实现农企双赢。”合作社理事长裴军武对此有着切身感受。
巴彦淖尔市立足农牧业资源和特色产业优势,因地制宜鼓励和引导农牧民种养大户、流通大户、经纪人组建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林业、渔业以及社会化服务、流通等专业合作社,并将其作为发展农牧业产业化、规模化的有效载体,通过大力宣传合作社法、规范合作社管理、狠抓示范社建设、培训合作社队伍等有效手段,推进了农牧民合作社规范化运营,促进粮油、蔬菜、瓜果和特色养殖等产业提档升级,把地方土特产做成带动农民增收的大产业。
当前,巴彦淖尔市组建的农牧民合作社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种养殖大户和经纪人领办的合作社,约占合作社总数的90%以上。另外一种是农牧业龙头企业领办的合作社,合作社成为联结龙头企业和农户的中介组织,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链,既保护了农户利益,又帮企业保证了货源,较好地解决了企业和农民的利益冲突。
临河区富川公司以肉羊养殖科技示范园区为支撑,利用富川700多个经销商参股在全市建立100个现代肉羊养殖合作社,在合作方式上农户以土地入股、投资人以资金入股、富川以科技、管理和品牌参与,实现统一标准的饲养模式,形成利益息息相关的产业联盟,共同打造品牌。与2万多农户集中签订技术服务承包合同,全程应用富川饲料和养殖技术,公司派驻技术服务人员一对一指导80家养殖企业和28个专业合作社,最终解决一家一户农民进市场难的问题。
韩继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