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商报关注 养好小鸭子  摘掉穷帽子 乡村“账本”里的小康“密码” 苏尼特羊需要精准 从牧场走向市场 官井村里“观新景”

第3版:关注 PDF原版PDF原版
pdf阅读器免费下载 版面导航
内蒙古商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 年 07 月 03 日 星期二   03

养好小鸭子 摘掉穷帽子

作者:

“鸭鸭鸭鸭……鸭鸭鸭鸭……”

走进鸭舍,一阵清脆的喊鸭声传了过来。正值晌午,张艳春在给雏鸭喂食,刚接雏6天的小雏鸭跌跌撞撞地向食槽蜂拥过来,场面很是热闹。

家住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汐子镇郭家营子村的张艳春,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祖辈都以务农为生。如今,种地却成了她家的副业,她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养鸭子上面。而且,收入越来越高,日子也越过越好了。

“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来,除了要感谢家门口的好企业,更要感谢农业银行扶贫贷款好政策啊!”说起发家致富的经历,张艳春对农业银行的扶贫贷款赞不绝口。

“回想10年前,我家唯一的收入来源就是种地,赶上收成不好的年头,一分钱都攒不下。看着别人家养鸭子都赚钱了,当时我真是眼热,于是就把家里所有的钱都拿出来,开始和塞飞亚合作养鸭子,倒也不赔钱,但是本钱少,购买的鸭子数量有限,每年赚的钱仅够贴补家用,几年下来还是没攒下钱。”

2008年,借助内蒙古塞飞亚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张艳春开始搞商品鸭养殖。从塞飞亚买回雏鸭,经过一个周期的培育,符合标准后再卖给塞飞亚。雏鸭供应及时,出栏后的商品鸭也不愁销路,塞飞亚全程上门服务,这么省心的买卖她是越干越起劲儿。只是受资金限制,无法扩大养殖规模,养了几年下来,家里的生活条件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

“与村里那些外出打工的人们比起来,我既不用扔下地里的庄稼,还能照顾两个孩子,在家门口就能把钱赚到手,我是打心眼儿里喜欢上了这个活儿。一直想扩大养殖规模,就是缺钱,这个愿望也就没能实现。两个孩子都陆续上学后,家里的开支也越来越大。”正在张艳春为扩大养殖的资金发愁时,农业银行的贷款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为支持脱贫产业发展,增强脱贫内生动力,让脱贫产业和项目带动精准扶贫,带动贫困百姓脱贫致富,农业银行宁城县支行与塞飞亚合作,以“公司+农户”的方式,由塞飞亚为农户提供担保,农业银行为养鸭户发放贷款,既解决了养殖户购买雏鸭和饲料的资金难题,又减少了塞飞亚公司对养殖户的饲料赊销,从而大大减少了公司流动资金占用,可谓一举多得。

“从农业银行申请了5万元贷款,我便着手扩建鸭舍,开始一点点扩大养殖规模。现在,我的鸭舍一批次可以培育12000只雏鸭,一年六批次共能培育72000只。每只鸭子至少能赚2块钱,这样一年下来光靠养鸭子就能纯收入10多万呢!”

“人要勤快,赶上扶贫的好政策,自然会过上好日子。”说话间,张艳春将笔者带到了她的家中。走进宽敞的院子,五间新房子修建的非常气派。红砖墙围起来的院落足足有500多平米,水泥铺的地面很是平坦,白色瓷砖铺贴的墙面看上去干净整洁,东边的车棚里并排停放着面包车、六轮货车和拖拉机。可以看出来,她家已经算是村里的富裕户了。

“我俩刚结婚时家里困难,一件像样的家电都没有,还是村里的贫困户。多亏了农业银行和塞飞亚的扶贫好政策,让我们有了赚钱的路子。现在新房也盖上了,家具家电也都添置全了,种地的车、拉货的车、代步的车也都有了,这在以前我想都不敢想。我对现在的生活非常满足,就期待着两个孩子能好好学习,多给我捧回来几张大奖状!”看着墙上挂着的全家福和孩子的奖状,张艳春笑得合不拢嘴。

走出张艳春的家,外面就是一片庄稼地。眼下正是初夏五月,地里的小苗还没有长成,排列的非常整齐,贪婪地吮吸着阳光雨露肆意生长,一派生机勃勃。

张鸿鹏

编辑:超级管理员
3上一篇 下一篇4 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