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茂林
“今年上半年全区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8.7%,比去年同期提高5.4个百分点,共支出1454.4亿元……”当你还在感慨时光飞逝,很多计划还没实施的时候,7月12日,自治区政府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半年民生盘点。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党中央始终牵挂内蒙古各族人民的生活,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考察内蒙古和今年参加全国两会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一再叮嘱我们,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都要毫不懈怠团结带领群众一起奋斗。按照总书记要求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自治区党委、政府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持续推进各项民生工作,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对民生的重视还体现在此次发布会的规格上:自治区政府秘书长包振玉通报2018年上半年自治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推进情况;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那炜清,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冯任飞,自治区民政厅副厅长冯呼和,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党组成员、蒙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乌兰,自治区扶贫办副主任韩建刚等5位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
民生无小事。高规格代表着高度重视,而此次盘点同时也是自治区政府向全区2500多万人民的一次民生汇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性的指标是农村牧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旗县全部摘帽。经过持续努力,我区贫困人口减少到现在的37.8万人。今年自治区计划减贫20万人、9个国贫旗县和13个区贫旗县摘帽。自治区本级预算安排扶贫资金41.87亿元,较上年增长48.1%,各盟市旗县财政也都加大了投入,新增扶贫资金重点用于深度贫困地区。把精准要求贯穿于脱贫攻坚全过程。
围绕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加强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重点加强高校毕业生、农牧业转移人口、城镇失业人员等群体就业工作,上半年全区城镇新增就业1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9%,211万农牧民实现转移就业。
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自治区加快推进全民参保计划。截至6月底,全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702.9万人、城乡基本医疗保险2150万人、失业保险249.7万人、工伤保险311万人、生育保险306.4万人。目前全区按病种付费病种数超过100种。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城乡特困人员集中供养基本生活标准、分散供养基本生活标准、城乡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全区棚户区改造新开工5.35万套(基本建成5.62万套);农村牧区危房改造已经开工3万多户。
加快教育领域补短板工作,统筹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全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4.12%。今年上半年竣工学校9所、新开工学校13所。加快改善农村牧区寄宿制学校就餐、洗浴、取暖等办学条件,目前消除明火取暖和厨房土灶台项目已全部竣工。同时,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面,都取得积极进展。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7所高校新增1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以及35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和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努力建设好百姓家门口的医疗卫生机构,投入7.8亿元,支持县级医院、妇幼保健院、疾控机构、盟市血站、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建设。建成177个医联体,覆盖全区所有盟市,全区三级医院全部参加医联体建设。家庭医生签约也覆盖了自治区所有盟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签约服务全覆盖。实施“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全区远程医疗信息系统覆盖131所医疗机构。实施蒙医药振兴行动计划。持续开展“光明行”社会公益活动,为贫困家庭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1813例。
自治区制定了乌兰牧骑事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支持乌兰牧骑事业繁荣发展。全区广大文艺团体弘扬乌兰牧骑精神,紧扣群众需求和时代发展,推出了一批优秀的文艺作品。积极开展“百团千场下基层”等文化惠民活动,累计演出4000多场次。不断提高公益文体设施服务水平,一批公益文体场馆免费向社会开放。呼和浩特市正在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近期国家将组织进行验收。
强化食品药品和安全生产监管,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强化重点行业领域监管执法、专项整治和隐患治理。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集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同时,集中开展了打击整治“黄赌毒”、“盗抢骗”和枪爆违法犯罪等专项斗争。扎实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仿佛是“咻”地一下,一年过半。这份盘点也许还有不平衡、不充分,还存在着一些短板,但是透过纸面,可以预见的是自治区正在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2500多万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