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我家200亩大田西红柿发生大面积卷叶、起斑点病害,怎么办?”
“斑点是什么颜色的?果实里有虫子吗?”……
8月8日,杭锦后旗月阳合作社负责人耿军焦急地打开手机上的移动信息服务平台“星火科技12396”,向农业专家刘海明急切地询问,第一时间得到了专家的回复。
随后,12396负责人和刘海明立即赶赴现场出诊,发现很多西红柿叶面有黑色小斑点。经过刘海明细心查看,逐一甄别,确诊为西红柿芝麻斑点病。专家随即给出相应药方,耿军激动地握着刘海明双手说:“谢谢刘老师救活了这200亩西红柿,帮我渡过难关!”
历经电话时代、电脑时代,从2014年起,我区农牧业信息化建设步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现在,打开自治区“星火科技12396”移动信息服务平台,农牧民可以了解各种信息,产生农牧业技术难题,随时随地可以通过手机拍照上传到平台,专家根据图片和问题描述在24小时内回答问题。移动信息服务克服了以往电话服务描述不清、远程诊断服务便携性不强、及时响应弱等缺点。此外,拨打和使用12396实行免话费免流量费的双免政策,解决了用户通信消费的顾虑,一举从技术和市场两方面有效解决了农村牧区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此外,内蒙古农牧业信息网功能不断完善,信息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内蒙古农牧业信息网共开设栏目及专题47个,涵盖种植、畜牧、草原、兽医、渔业等行业。网站融合行业业务信息系统共计15个,数据存储总量接近2T,每年发布信息4.6万余条,日均访问量达8000人次。内蒙古农牧业信息网已经成为开发、整合、发布全区农牧业信息,开展农牧业及农村牧区信息服务的重要平台和窗口。
大数据引领,
为现代农牧业装上智慧大脑
如何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智能技术与现代农牧业深度融合,让传统产业插上信息化的翅膀,是新时代给出的一道新命题。
智慧农牧业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一体,依托部署在农牧业生产现场的各种传感节点和无线通信网络实现农牧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智能预警、智能决策、智能分析,为农牧业生产提供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
随着物联网产业迅速发展,我区涌现出一批涉农IT新兴企业,近年来利用3G、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牧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新模式不断涌现:如各盟市的设施农业物联网、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北斗卫星放牧系统、达拉特旗数字渔业以及呼伦贝尔市和鄂托克前旗“3S”数字草原等。
土壤、水分、肥力是影响耕地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内蒙古农业土壤技术服务总站在全区设立了200个大田土壤监测点,每个监测点安装一套农业大田环境智能监测系统。该系统的地上部分使用雨量、风速、风向、气压传感器,可收集监测点气象信息;地下部分使用土壤温度、水分、水位、氮磷钾、溶氧、PH值传感器,采集各种土壤信息,所有数据通过4G网络上传至云端服务器。该服务总站将各地监测点土壤中养分含量数据汇总到一起,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可生成年度报表,完成土壤等级和适宜性评价,也可对各地测土配方配肥提出指导意见。
不仅如此,物联网、大数据在我区各地畜牧生产中同样起到重要作用。作为肉羊生产加工商品基地,巴彦淖尔市非常重视优质肉羊品种的质量控制体系建设,目前已建成临河区杜泊羊肉羊谱系可追溯养殖管理系统,该系统由杜泊羊佩带的电子耳标、防疫记录数据库、饲养人信息数据库、软件管理平台和手持射频耳标信息读取设备组成,每只杜泊羊都有谱系档案,通过管理平台或手持射频耳标信息读取设备,可以随时了解每户饲养人的每一只羊的谱系档案。
此外,我区还积极利用大数据平台开展农畜产品市场价格监测预警工作,建立健全了全区农畜产品市场价格监测预警分析工作体系和农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点,明确了各盟市分管此项工作的负责人和具体责任人。重点对全区12个盟市的主要农畜产品进行市场监测,已经建立了24个抽样调查县、25个农产品批发市场、13个蔬菜产地、2个口岸为主体的农畜产品市场信息采集网络,累计编写监测预警报告96期。今年,还开发上线了内蒙古主要农畜产品市场价格监测预警平台,监测、分析、预警我区主要农畜产品批发市场中的主要农畜产品价格趋势走向,目前正处于试运行阶段。白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