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日河
清明不在家,伏天不在地。说得就是大蒜。
在大青山乡井尔沟紫皮大蒜覆膜栽培(种植)示范二号试验田地边,蒜苗已有黄意。井尔沟柳门沟的王天亮看着蒜地和我们叨唠说:“再过半个月就起蒜了。”王天河以前种了1亩大蒜,今年他一下子种了2.5亩。“这里的葱、蒜都上羊粪,不上化肥,味正,不易烂,再加上人家巧妈妈公司兜底收购,也就敢种了。”
“您年龄这么大,腿又不方便,怎么还下地做营生呢?”“别人这么帮我,我自己也圪挪得往前刨闹了哇!”
这是我们冒着午后的酷热在地头见到杨兰栓的对话。
大青山乡庙底村77岁的杨兰栓看见井尔沟村党支部书记刘志保就踏实,刘志宝看见贫困户地里齐刷刷的紫皮蒜苗就欣慰。
大青山乡井尔沟村党支部书记、驻村帮扶工作队副队长刘志保本来带着我们直奔杨兰栓的家,但家里没人。刘志宝边打电话便和我们说:“我有村子里一半人的电话。”确定杨兰栓在地里,去田里找他的路上,一位叫张满才的老人也一路随着我们来到杨兰栓的地边。
见到杨兰栓时,他正蹒跚在自家的蒜地里,说蹒跚,不仅因为他已经年近耄耋,更是因为他的双腿的痼疾。两个膝盖绑缠着厚厚的塑料布。紫皮蒜种植需要锄5次草,因为前两次雇人不太放心,这次老人亲自动手侍弄。刘志宝介绍,2014年,杨兰栓因为年龄和身体原因进入低保户,2017年被动态调整识别为贫困户的杨兰栓,是因房没有达标,而成为贫困户,现在20平米的危房正在改造。见我们疑惑老人年龄大、身体有点不利索,为什么还要种植大蒜,刘志宝说,2014年大蒜产业作为扶贫项目后,村委会征求了老人的想法,老人很有心劲。村委会综合考虑后,多次和老人沟通,商量了专门的帮扶措施,在大蒜种子、浇水安排上,为老人跑前跑后。杨兰栓今年种了七八分的大蒜,能收入5000多元。他指了指身边的张满才说:“他比我还大2岁,快80呀,看人家多硬实。”大家接着他的话:“所以您也要像人家一样,健健康康活着。”张满才老人在2016年已经脱贫,他种了1.5亩大蒜,1亩葱,如果灌溉和销路没有问题,老人依托产业脱贫就能持续。
这一次地头相见,刘志宝再一次把健康扶贫政策告诉杨兰栓,腿疼了,可以去县医院看,零挂号费、零住院押金。杨兰栓开始还问:“上一次就听说过啦,真的哇?”后来看到众人恳切的回答,又看看自己的腿,咧开嘴笑了:“我就知道政府和帮扶干部们想着我。”
扶贫,聚焦再聚焦,精准再精准,就是要坚持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一件事情一件事情盯办。井尔沟缺乏水源和配套灌溉设施,大大限制了大蒜种植面积和产量。2017年刘志保联系呼市经信委下拨资金7万元,进行农业设施建设,今年继续为扶贫项目再投资6万元。在驻村之前,刘志保担任武川县经贸局书记一职。大青山乡是他曾经工作、生活了25年的革命老区,因为熟悉、热爱这块地方,2015年他主动放弃县城的工作、生活,下到农村。2018年5月8日,在上级领导调研井尔沟时,刘志保汇报了当地情况,并针对阿路板村水地面积小的实际申请到了该自然村修建蓄水池和新安装节水灌溉设施,工程完工后新增水浇地150亩,所有的新增水浇地将全部用于大蒜种植。经测算每亩年产出大蒜为400辫左右(每辫大蒜30头约1.25公斤),每辫按内蒙古巧妈妈酿造有限公司保底价格20元计算,亩均毛收入为8000元,每亩纯收入可达6000多元。刘志宝盘算,按这个计算,村里像杨兰栓这样的低保户,稳定脱贫不成问题。
大青山乡井尔沟村位于武川境内的抢盘河下游,平均海拔1400多米,属于典型的小盆地气候,种植紫皮大蒜有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已经有50多年的种植历史。井尔沟紫皮蒜品质独特,耐储存,辛辣度高,含大蒜素干物质多。别的蒜用醋泡6个月就有异味,但井尔沟紫皮蒜泡10个月也没有异味。村支部书记刘志宝告诉我们,井尔沟紫皮蒜种植基本上都是羊粪施肥,这也是井尔沟紫皮蒜产业化形成和逐渐扩大规模的基础保证之一。
2014年,井尔沟开始申报“大蒜种植”扶贫项目,并与内蒙古巧妈妈食品公司签订收购合同。巧妈妈的收购,解决了农户“敢种”的问题。也助推了大蒜产业的顺利实施和可持续。虽然其他地方的大蒜有时低至3.6元/公斤,井尔沟大蒜是一公斤达二十几元,但巧妈妈还是二话不说签了合同。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企业家的担当在整个精准扶贫工程的实施中,彰显并光大。
井尔沟从2014年种植大蒜13.5亩发展到2017年种植73亩,纯收入29万多元。2018年5月5日村委会又与内蒙古巧妈妈食品酿造公司签订3年保底收购贫困户大蒜和扶贫项目资金链接贫困户返红利合同,每年返红利7.5万元,资金主要用于贫困户、大病和特别人群补贴。刘志保说“我们利用“三到村、三到户”扶贫资金每年为每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资助1000元用来发展大蒜种植,激活他们内生动力积极性,加快脱贫致富步伐。”今年,在井尔沟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在驻村工作队的推动下,井尔沟大蒜种植面积共计122.1亩,同比增长67.3%。其中9户贫困户种植4.5亩。正常脱贫户30户种植24.1亩。现在,以回村创业大蒜种植专业户王瑞瑞为牵头人,“井尔沟大蒜”商标已经审批通过。井尔沟为王瑞瑞注资40万元,帮助发展种植和电商平台建设。一路而来,途中就有“井尔沟紫皮大蒜种植基地”标识的牌子,提醒我们目的地就在前面。
28岁的王瑞瑞和王柱是井尔沟村一对年轻夫妻,也都是从大山里走出去的大学生。一次探亲回家,她看到父母和乡亲们说得紫皮大蒜,她从小知道家乡的大蒜很辣人,很出名,也了解到政府正在支持推广种植大蒜,如果销路有保证,大蒜种植对村民的致富就有积极意义。深入了解中,她知道武川县巧妈妈酿造公司已经和井尔沟签订了收购合同。王瑞瑞心里不平静了。回到她以前就职的浙江杭州某公司,办理了辞职手续。
2017年,王瑞瑞夫妻两开始种植大蒜。种子下地前,师出有名,他们先注册了“武川县脑包底大蒜种植专业户”的营业执照,并注册了“井尔沟大蒜”商标,市场和品牌意识,给井尔沟这个大青山腹部的山村带来了新的活力。这一年他们种了10亩蒜,纯收入5万元,核算后发现,籽种、肥料、灌溉、劳动力等成本还有压缩的空间。
2018年,他们一方面参加想政府和村委会组织的技术培训会,一方面从山东订购了地膜进行覆膜种植,让其他村民们很是稀罕。开春后,他们分别用传统白地膜、高垄田黑地膜进行实验,并且留出一小块土地按照传统种植方式经营,通过对比检验自己学到的技术。播种时,加大了植株密度,在6亩土地上种下了过去10亩地所需的籽种量,用这种方法提高土地利用率。出苗后,他们观察记录到不同种植方式的蒜苗生长情况——覆膜密植技术下,大蒜植株比未覆膜的数量高一倍,而且出苗率高、生长快、无需施肥;白地膜比黑地膜保湿效果好,植株高。
王瑞瑞这样的新时代新农民在尝试新技术种植的同时,也在尝试通过电商平台开拓电商销售渠道,当然,这也是井尔沟紫皮大蒜产业持续发展的需求,也是脱贫后,村民致富依托的稳定产业,井尔沟大蒜种植合作社将完成这个使命。
井尔沟驻村工作队队长梁栋告诉记者:“基础建设,包括水浇地节水灌溉设施保证的情况下,再加上销售渠道畅通,井尔沟的紫皮大蒜今后会扩大到200亩左右,甚至300亩、500亩,这样,这个产业就彻底成熟了,应该是井尔沟的暖心产业。”
“我对大蒜有感情。”大青山乡井尔沟二道村的张春亮今年69岁,老两口都有病,目前还没有脱贫。他种了1.3亩大蒜。还有眼疾的他,没有一点垂头丧气,他兴致勃勃地和我们说:“种蒜是个好营生,不累,还有收入,像我这样的岁数最适合了。”
情感和使命,旁人眼里平常的一头蒜,却承载着一方水土的生计和未来。
井尔沟紫皮蒜,是有故事的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