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鑫)内蒙古自治区亮点工作首场新闻发布会11月8日在呼和浩特市举行,乌兰察布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苏和、市发改委主任辛舒、市商务局长郭晓东、市大数据发展局局长仝晓林出席发布会。
发布会上,乌兰察布市委常委、副市长苏和表示,乌兰察布立足独特优势,以新发展理念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培育出了大数据、大物流、新能源、新材料四大特色优势产业体系。
据了解,近年来,乌兰察布市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在国内已经形成“南贵(贵州)北乌(乌兰察布)”的发展格局,“草原云谷”成为新城市名片。乌兰察布市大数据发展局局长仝晓林介绍,围绕培育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全产业链”,乌兰察布市将继续推动数据产业集聚发展,重点引进一批技术研发能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大数据领军企业,吸引和支持国家、行业、区域数据资源,提升大数据产业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打造面向华北、服务京津冀的北方大数据中心和“草原云谷”。
在深化数据应用与创新方面,乌兰察布市要大力发展服务外包等关联业态,坐席规模到2020年预计突破3万席,将成为内蒙古大数据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标杆。大数据衍生业态发展也在加快推动,重点在物联网专用芯片、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等领域突破。继续推动大数据服务新业态发展,壮大数据采集清洗、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数据安全等产业。
目前,全市各部门、各行业的政务数据大部分已经汇入华为政务云,与腾讯合作推出的“乌立即”政务服务小程序也已上线运行。下一步,将着力加快以大数据为支撑的数字政府建设,推动大数据在市场监管、环境保护、交通运输、能源管理、公共卫生、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各个领域的创新应用,提升政府协同治理能力,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实现网上办、马上办、就近办、一次办。乌兰察布市地质结构稳定、电力供应充足,气候凉爽,被中国数据中心产业发展联盟评为“最适合投资数据中心的城市”。近年来,乌兰察布通过京蒙对口帮扶合作,与北京市合作建设了中关村科技产业园,提升了大数据产业发展水平。建成了乌兰察布—北京点对点144芯双回路专用光缆,打通“信息高速公路”。目前,乌兰察布市已有8个数据中心落地,服务器规模达到70万台,2020年将突破100万台,在业内已经形成“南贵(贵州)北乌(乌兰察布)”的发展格局。
依托便利的交通环境和独特的区位优势,乌兰察布市强力打造内蒙古开放发展的新高地,物流产业快速发展。目前,乌兰察布市占地100平方公里的庙梁物流园区已初具规模,并挂牌成立内陆港,通过新建的张唐铁路将煤炭直接运往曹妃甸港口。乌兰察布还依托中欧班列铁路枢纽节点城市的优势,建设了占地2600亩的七苏木中欧班列物流基地。在俄罗斯、蒙古国合作建设了境外物流园区,在市内配套建设了森诺木材加工园、集宁国际皮革城等大型商贸物流园区。目前已累计开行中欧班列126列,运输货物约16.38万吨,货值约3.63亿美元,跻身“中国外贸百强城市”。
作为内蒙古主要的电力能源基地和“西电东送”的重要通道,乌兰察布市新能源产业发展势头迅猛。目前,全市风电、光伏装机达631.5万千瓦,占内蒙古清洁能源总装机的20%。到2020年,乌兰察布将建成1450万千瓦新能源基地。直供北京的600万千瓦风电基地及外送通道项目正在加快推进。总投资15亿元的5个光伏扶贫集中电站并网发电。
此外,乌兰察布市依靠石墨、合金等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目前,全市发展的石墨新材料种类繁多,涵盖石墨电极、高纯石墨、柔性石墨、各项同性石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石墨烯等产品,14个负极材料项目加快推进,产能将达到45万吨。全市高端化工产业链不断延伸,PVA产能占内蒙古自治区的60%,也是全国单体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生产基地。氟化工产能25万吨,形成系列产品15种,实现了由初级产品向氟橡胶等高端产品延伸。合金新材料总产能年内也将达到700万吨。
乌兰察布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苏和表示,为了更好地服务高质量发展,提高实体经济发展水平,乌兰察布市正在大力推动营商环境更加便利化,深化“放管服”改革,开通“绿色通道”,设立“大项目代理服务窗口”,实行区域综合评价评估和联合审图、联合验收,企业开办办结时限只需要3个工作日。积极推出更优的扶持政策,打出系列政策“组合拳”,制定《招商引资十条优惠政策》及兑现办法,积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实体企业运行成本。实行专人专班,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保障。
乌兰察布是一座宜居宜业的开放活力之城,热忱欢迎更多企业家和各类人才到乌兰察布传经送宝、投资兴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