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绿色,浸染到哪里,哪里就是一抹苍翠;流淌到哪里,哪里就是一泓碧水;绵延到哪里,哪里就是一座青山。
对于境内分布着五大沙漠和五大沙地的内蒙古来说,绿色显得尤为尊贵。
“内蒙古的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内蒙古各族群众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要努力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曾深情寄语。
绿色是内蒙古的底色和价值,生态是内蒙古的责任和潜力。这片辽阔美丽的土地,地跨三北、屏障京津、保护全国,生态安全极为重要。同时,林海、草原、沙漠、湿地、河流纵横交错,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
一子落下,激发出无限潜能。内蒙古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分区施策、重点突破,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推进生态系统一体化修复治理。
在这里,生态建设以每年超过1000万亩的速度向前推进,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持续双减少,减少面积均居全国首位;森林面积和林木蓄积量实现持续双增长,森林面积达到3.92亿亩。
在这里,10.2亿亩可利用草原得到有效保护,其中划定基本草原8.84亿亩;种草保留面积连续多年稳定在5000万亩以上,全区草原平均植被盖度达到44%。
在这里,湿地面积恢复近300平方公里,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72.6%,“一湖两海”生态综合治理有序推进;沙尘暴次数大大减少,大气质量持续稳中见好。
退下来田、还以林草,铁腕治污、还以蓝天,矢志不渝的生态建设,带来的不仅是绿水青山,更是金山银山——
科尔沁沙地腹地,绿油油的稻田里水波荡漾、绿意翻滚,如同“塞上江南”的景象被奇迹般定格在大漠深处;
磴口县万亩生态光伏基地里,连绵的光伏电板、开阔的输电长廊,让乌兰布和沙漠逐步实现沙漠增绿、企业增效、资源增值的良性循环;
“苍天圣地”阿拉善,依托丰富的沙漠资源,沙漠旅游搞得风生水起……
山还是那山,水还是那水,但释放出来的效益却大不同。数据显示,2018年,我区接待旅游者13044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4011.37亿元;林业总产值已经达到480亿元,形成了荒漠化防治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的局面。
变拼资源到吃“生态饭”,把绿色发展理念深植大地,越来越多的内蒙古人已经意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守住了绿水青山就是保住了财富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