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车展翅,钢梁架起,4.5万平方米的厂房在几十名建筑工人紧张有序的奋战下,拔地而起。看着轰轰烈烈的施工场面,包头福世特电机有限公司总经理鲁青怎么也想不到,这个总投资17亿元、年产30万台永磁电机项目,进展得如此顺畅、快捷。
从签订入园协议,到办理几十道审批手续,再到开工建设,仅仅几个月时间,这么大的工业项目就要竣工了。
鲁青说:“立项前,我在全国考察了好多地方,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优势,而最后之所以把项目选定在包头市九原工业园区,就是因为这里的营商环境打动了我。”
鲁青是河南人,在商界摸爬滚打了几十年。她介绍说:“开办工业企业,最繁琐、耗时最长的就是办理各种审批手续,作为外地人,要想自己把这些手续跑下来,至少得一两年时间,但九原区的‘保姆式’营商服务,把我的所有顾虑都打消了。”
所谓“保姆式”服务,就是在招商、办理各项审批手续、开工建设、人才及资金需求、投资者的住房、前期办公用房及生活等多方面免费提供快捷、便利、优质的全方位专人服务。一个项目设有一个服务小组,一个小组设有一名项目保姆,企业只对接这名保姆,保姆负责对企业的一切事务进行全程服务。
“这种‘1+1+X’的服务模式,不仅大大减少了企业的麻烦,也有效提高了办事效率,把企业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让他们专心生产经营,我们才能安心。”九原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刘永明说。
这,就是“家长”的情怀,而企业恰恰需要这样的“家长”。
包头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综合部经理助理范计勇认为,如果没有家长式的服务,外地人来包投资办厂很难一帆风顺。他举例说:“我们是总投资30亿元的大型企业,工人需求量大,可又不知道从哪儿招?一旦招来这么多工人,家属在哪儿住?孩子入学怎么办?一系列的问题困扰着我们,所幸的是,青山区政府一一帮我们解决了。”
与属地各高校合作了;招聘会一次又一次召开了;孩子全部就读公办学校了;150套公租房解决了;产业基金支付了……晶澳太阳能公司从注册到办完所有审批手续,再到企业投产,还不到9个月时间。
“这就是效率,没有高效优质的服务,是不可能有这样的效率的。”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管委会党工委副书记、公共事业部部长卢海巍说。
谈起服务,青山区政务服务局局长徐晓颖认为,服务必须要有标准,有标准的服务,质效就会更高。
她说:“青山区市民大厅是自治区首家开展政务服务标准化国家级试点并通过验收的旗县级政务服务大厅。开展标准化建设以来,共制定政务服务标准116项,从大厅指引、前台导办到接待办事、办理流程都实现了标准化服务。”
与此同时,青山区还采取向社会购买服务的方式,打造市民大厅前台“全科医生”式导办服务,“全科医生”不但精通所有事项的办理流程,还能根据办事群众的不同需求解决各种“疑难杂症”。2018年,区政府又斥资1000多万元购买修缮了地下停车场,彻底解决了办事群众停车难的老问题。
在包头各政府职能部门采访时记者发现,干部之间谈论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服务”,我今天帮某企业办了3个手续,她昨天给企业主送了生日蛋糕,等等。服务方式千姿百态,服务故事绚丽精彩。
的确,当好“店小二”首先要在思想上“破冰”。市发改委审批科科长姜晓杰认为,过去审批一个事项需要企业提交的要件太多,门槛限制太高,审批时间太长,现在无论是在大厅还是网上办理,大部分事项可以一次办结。说白了,优化营商环境就是政府的自我革命。
对此,市生态环境局审批科干部王毅深有同感,他举例说:“我局将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时限由国家法定的60天改为8个工作日、环境影响报告表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均由30天缩短为8个工作日、污染物排放许可证核发由15个工作日改为即时办理。审批流程优化了,审批权限下放了,审批时限压缩了……这种倒逼机制的建立,是政府实实在在的‘革’自己的‘命’。”
近两年,包头市制定出台了《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包头市四级政务服务体系规范化管理实施方案》《包头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以及“非公十条”“园区十条”“人才十条”等20多项政策文件,旨在为推进改革提供遵循。同时,还建立了“企业开办”“办理施工许可”“获得电力”等9个方面的营商环境目标任务和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评价的导向和倒逼作用,推进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优服务,使办事环节、要件和时限较上年分别压缩12%、23%和18%。
市政务服务局副局长陈建明介绍说,包头已完成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八张清单”标准化建设,取消市级公共服务事项证明材料34件,压缩15.7%;取消和停止434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压减70%。已确认行政权力6911项、公共服务239项、中介服务46项、工程建设审批服务92项,并全面取消除技术审查、论证听证、现场踏勘、重大事项政府研究之外的非必要审批环节、程序和要件,审批时限平均压减了75%。
内蒙古杉杉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耿海龙认为,审批时限压缩幅度之大,十分罕见,足以看出包头优化营商环境的魄力与决心。他说:“作为产品性能世界领先、生产规模全球最大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企业,之所以能在这么短时间建成投产,与包头市的支持力度和办事效率是分不开的。”
统计显示,今年包头市实施的634个重大项目中,已有537个项目办结了立项、规划、土地、环评4项手续,办结率达84.7%。
市政务服务局局长曾宪昌说:“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满意度,我们近日又集中对重大项目未办结手续和施工许可证核发情况进行摸底,最大限度地帮助企业。”
曾宪昌告诉记者,为了破解项目审批中存在的各种难题,包头市推行“一张蓝图、一套系统、一张表单、一套材料、一套制度”的“五个一”模式,启动了告知承诺制和区域性评估改革,并在高新区和白云区试点“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同时开通了网页端、手机端和自助端多场景、多终端应用,全市近3000个事项上线,2000多个事项开通网上申报,市本级网上可办率达84.8%。
“除此之外,我市还推出双休服务、延时服务、错时服务、上门服务等个性鲜明的多项改革举措。纳税、不动产、工商注册等一大批事项实现了同城通办,企业和群众已切实享受到改革带来的红利。”他说。
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来优化营商环境,从根本上说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包头市副市长刘丰说:“市场主体的兴衰、生产要素的聚散、发展动力的强弱,关键取决于政府的体制性、制度性安排,而包头正在群思聚力,大胆改革,甘当‘店小二’,有需即办,无事不扰,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加优质顺畅的营商环境。”
听了刘副市长的表态,精明的鲁青又决定,将总投资20亿元的新能源汽车项目也放在包头。她说:“这个‘定心丸’我吃下了。”
据内蒙古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