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像双翼的神马,飞驰在草原上……我们将成钢铁工人,把青春献给包钢……”
当年,玛拉沁夫和通福为电影《草原晨曲》创作的主题歌,唱遍大江南北,感染了无数人。
斗转星移,歌里的愿景早已变成现实的美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草原钢城再传捷报:
包钢家电钢产品成功应用于美的、海尔、惠普、戴尔等知名企业,北重集团首台无人驾驶矿车交付客户……以新材料、智能制造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集群正在形成。
是什么催生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发展奇迹,引领289万多各族儿女奔向全面小康的新生活。
上下求索 人民至上
秋日草原,天高云淡。达茂旗艾不盖河南侧的女儿山上,“百灵庙抗日武装暴动纪念碑”12个金色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1936年2月21日,百灵庙蒙政会保安队千余爱国官兵,在中共西蒙工委书记乌兰夫的领导下,由云继先、朱实夫、云蔚等人组织发动的抗日武装暴动,打响了蒙古民族反对分裂祖国、坚决抗击日本侵略的第一枪。”讲解员清脆的声音把人们带回到那段峥嵘岁月。
东河区老北梁上的包头召,留下了王若飞、乌兰夫、奎璧、多松年、吉雅泰等革命先辈的光辉足迹。在王若飞纪念馆,图片、实物讲述着感人至深的故事,传递出英烈们的初心使命。
1949年9月19日,绥远和平起义,包头回到人民的怀抱。
回望历史,心潮澎湃。
从“把一切献给党”的中国保尔吴运铎到大国工匠卢仁峰;
从“集体的羊一只也不能少”的草原英雄小姐妹到北疆 “草根卫士”阿迪亚;
从“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陈文学到“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潘志荣……
“人民的渴望和期盼,就是我们党员干部必须要扛起的使命!”达茂旗旗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永新的话掷地有声。
北梁,曾是我区乃至全国面积最大的集中连片城市棚户区:祖孙三代挤在十几平方米的小屋里,夏天外面下大雨、屋内下小雨;房子之间的小巷只能容一人侧身通过,院子公用的旱厕不分男女,和居民的住家只有一墙之隔;冬天烧煤取暖,整个棚户区烟雾缭绕……
如今,12.4万棚户区居民住进了新房子、过上了好日子。困扰北梁居民多年的就医难、上学难、就业难、如厕难等诸多难题得到彻底解决,宽阔的绿地、林立的高楼、齐全的设施成了新北梁的标配。
76岁的高子文笑着说,“本以为会在北梁住一辈子,没想到还有这好房好景好日子。都是党给的。”
这是幸福的包头:2018年,全市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47407元和17435元,发放各类兜底保障资金2.3亿元,各项救助保障水平保持全区前列;新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牧区互助幸福院等养老服务机构93个,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贫困学生资助政策全覆盖……
民生小事,民心大事。
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始终不变。
攻坚克难 覆地翻天
白云鄂博,蒙古语意为“富饶的神山”。48平方公里范围内,探明的铁矿石储量约15.6亿吨,其中稀土储量世界第一。
从高处俯瞰,昔日的神山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人造天坑,比普通车辆高出好几倍的大型运输车就从这里开出,源源不断地将矿石运往包钢。
“‘一五’期间,国家将包头列为全国8个重工业区域之一,以钢铁、机械制造为主。国家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中就有6项落户包头。”
92岁的张国忠和84岁的葛桂林坐在我们面前,他们是包钢第一代建设者。
“‘包钢为全国,全国为包钢’的口号响彻神州。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建设一个现代化的钢铁企业,让祖国强大起来。这就是我们那一代人的初心!”
“干部、技术人员、工人和高校毕业生从全国各地涌向包头。东河区那个老车站,每天都要接待成千上百的旅客。”
忆起那个火红年代的火热激情,说者落泪、听者动容。
包钢在塞北草原拔地而起,奇妙地演绎着草原和钢城相遇和融为一体。
微电影《爸爸妈妈的橡树》,讲述的老军工“扎根塞北造大炮”的故事,原型正是这对夫妇——于正心、陈豪。
“第一志愿就填了包头。作为国家火炮自动控制专业的第一届毕业生,我们报效祖国、履行使命的岗位在这儿!”北重集团科研所原所长于正心说。
厂房简陋,设备奇缺。于正心在只有天窗、天窗还没盖儿的地下室进行产品攻关,风沙刮来,一地沙子;雨水灌进,一地的泥。困苦中这样的信念愈砺愈坚:造出我们自己的大炮!
在海上试验舰炮性能时,陈豪立下誓言:“就算付出生命的代价,也要结束我国没有专门海军炮的历史!”
1954年建厂、1958年诞生新中国第一辆坦克的一机集团,在苏联专家撤走后遇到困境。怎么办?自己攻关!
“坦克的技术要求非常高,防护、火力、机动,哪个环节出问题都不行。先仿制,再自制,反复研磨。一次次失败,一次次从头再来,终于有了自己的三代坦克。”今年75岁、出生在河北、大学毕业后来到包头,在强军报国道路上奉献一生的坦克专家马成荫说。
在卢仁峰看来,匠人精神就是着了魔似地专注于一件事情几年、十几年、几十年,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的焕发,不忘初心成了最自然不过的事情。当初,看到师傅完美的活计而迷上了焊接;而今,大国工匠卢仁峰追求极致的风范同样让年轻人痴迷。
“传承,就是一代接着一代好好干!”卢仁峰说,“一机的新式坦克和北重的各种新式火炮,威风凛凛地在阅兵中‘亮剑’。我们感到无比自豪!”
十八大以来,包头继续承担“拓荒牛”“排头兵”的使命,继续着工业长子的荣光:
1979年,包钢钢产量首次突破100万吨。2013年,包钢轨梁厂形成年产钢轨和型钢210万吨的生产能力,成为我国乃至世界钢轨产量最大生产基地;
2015年,“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包头特种车辆及其传动系统智能制造”实验室晋升国家重点实验室,实现自治区零的突破。
“军品订货大幅缩减,冷硬形势犹如当头棒喝,全厂陷入‘无米下锅’境地……”亲历者说,一机人开门路、上民品,开始了二次创业,绝地重生。
1985年3月,C62A铁路敞车诞生,铁道部当年定为国内首家路外定点生产企业。3年后,一机集团与德国戴姆勒公司牵手,成为奔驰重型汽车当时在中国唯一的总装厂。这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当时最大的军转民项目,也是自治区首家重型汽车制造企业。从此,新中国有了自己的、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重车。
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北重一直在努力。
2007年7月,北重集团北方股份制造的当时世界最大电动矿用车——326吨尤尼特瑞格MT5500型矿用车在准格尔黑岱沟露天矿完成装配;2009年,北重集团联合清华大学自主研制的3.6万吨黑色金属垂直挤压机完成热调试,挤出第一根合格的厚壁无缝钢管,标志着我国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制造技术打破国外垄断,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早在2002年,包头就荣膺“联合国人居奖”,成为我国中西部首个获此殊荣的城市;2005年,包头荣获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称号,位列地级城市第一,并成功蝉联5届;2014年,“全国棚户区改造示范城市”揭晓,包头再获殊荣……
风厚鹏举 行稳致远
包铝很老,但也很新。
61载,它曾与包钢、一机、北重等,一道撑起包头工业的脊梁。
一度面临巨额亏损。扭亏脱困、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在许多老牌铝企业纷纷减产甚至停产的时候,包铝反而脱胎换骨,重获新生。
建厂初期,包铝年产量只有2.5万吨,现在,产能达到130万吨;高纯铝产量从只有5000吨,几年内提高到4万吨,产能稳居国内第一阵营。2018年,包头铝业园区入园企业88户,实现工业总产值253亿元。
“包铝为什么屡经波折而不倒?关键时刻总有党员干部站到前面,红色基因的传承和支撑至关重要!”铝二代、包头铝业华云电解一厂党委副书记、副厂长刘显智讲起包铝故事,难掩深情。
今年初,新华网主办“绿动中国,绿创未来——第五届绿色发展峰会”,包钢获“2018年首批最具影响力绿色企业品牌”称号;2月末,中国钢协公布“2018年度中国钢铁工业清洁生产环境友好企业”名单,包钢股份榜上有名。
绿色高质量发展,包钢蹄疾步稳。去年,集团钢产量跃上1500万吨大关,实现营业收入871亿元。“全生命绿色、全周期绿色,就从我们的绿色制造开始。”包钢集团党委常委、常务副总经理王胜平说。
告别“傻大黑粗”,“十二五”包钢仅环保投入就达百亿。去年8月,集团专门成立节能环保中心,超低排放改造工作也已展开。
给马铃薯照它们“喜欢”的光,这是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稀土农用光源项目负责人张彤正在做的事。
玻璃瓶中的马铃薯幼苗整齐排列在上下三层的架子上,上方有紫、黄、红等不同颜色的光源照射。“光源的灯芯含有稀土成分, 30瓦的灯管就能达到普通灯泡50瓦的效果。”张彤说。
现在,内蒙古现代农业固阳示范基地、包头市广恒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成了稀土灯的试验田。合作社稀土农用光源照射的甜瓜今年春节前上市,一斤卖到35元!
英斯特,一家专做磁性组件的企业,磁路设计和稀土产品后加工是其核心技术。今年,它一举拿下微软折叠屏手机订单。
边长8.5毫米、厚度2.9毫米,需要19道工序才能完成的微电机,是包头江馨微电机的新产品。总经理许德光说:“没有稀土做不成磁体,磁体又是微电机的核心部位。我们目前生产的这种微电机,可以支持2000万像素的摄像头。”
高科技新产品纷纷出现,稀土之城名实渐符。
截至2018年,包头相继成立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科技孵化器、国家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15家、国家级创新平台8家。
创新的包头专利授权量自治区第一。稀奥科依托自治区新能源汽车电池工程研究中心,研发可替代进口产品的大功率D6500型号混合动力汽车用高功率镍氢动力电池,成功进入美国市场;东宝生物绿色明胶新工艺颠覆100多年传统碱法制备工艺,列入中科院“十三五”重大突破项目,打破国外垄断……
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还要好起来、美起来。
新都市区、北梁腾空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地下管廊、海绵城市、充电桩、停车场等工程加速推进,装备制造园区入选国家绿色园区,北方稀土等4家企业成为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建筑设计建造面积居全区首位……
新中国成立初期,包头城区仅有63株行道树。现在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94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4.5%。城中草原、北部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南部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共同描出包头市的绿色底色。
“每天早晚,我都要和家人来这里逛逛。不出城市,就能体会草原风情!”在赛汗塔拉城中草原散步的市民宋美兰说。
满城苍翠半城楼。“全域秀美”的包头,让人在享有丰富物质财富的同时,能遥望星空、看见青山、闻到花香。
接续昨日的荣光,开启明天的希冀。秉持初心和使命的力量,草原钢城对标卓越,迈出追赶世界的步伐。据《内蒙古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