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内蒙古商报关注 内蒙古兴和县:扶出精气神 脱贫有劲头 东胜区柴登村:谱写乡村振兴协奏曲 “特”字当家

第3版:关注 PDF原版PDF原版
pdf阅读器免费下载 版面导航
内蒙古商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 年 10 月 22 日 星期二   03

内蒙古兴和县:扶出精气神 脱贫有劲头

作者:

金秋时节,走进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兴和县鄂尔栋镇头号村,田地间处处可见村民忙碌的身影,大家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传递出脱贫致富的激情与干劲。

 

鄂尔栋,蒙古语意为:富贵吉祥的宝地。这里距兴和县城25公里,北靠110国道,南依京藏高速公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村民土地虽少,但也并非养活不了人。

在头号村,这里的贫困户致贫原因多为疾病和自身发展动力不足,一年又一年,光景一天又一天过,贫困群众一直不思谋走出贫困的循环,日子越过越没指望。2015年,全村19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有48户。

“村里能出去的都出去了,就剩下我们这些没本事的。”回忆过去那段清苦的时光,贫困户田青利说,“当了贫困户,上头给钱给物,过时过节还送慰问品,这挺好,自己瞎折腾啥?”

“要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关键是让他们动起来、干起来,富起来,让他们看到希望、尝到甜头,这样才能‘不抹油自转’,激发起贫困户的内生动力,这是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尤其是防止返贫的重要抓手。”鄂尔栋镇头号村村支书王小东介绍说,针对先前单纯发钱发物,部分贫困户滋生了“等靠要”心理。

村里王兰锁,是土生土长的头号村人,在外打拼多年,2011年回村办起了养猪场,现已小有规模。

村两委班子、驻村工作队与贫困户一起谋划脱贫的路子。他们想到了王兰锁。

2016年4月,由村委会和王兰锁牵头成立了头号村长顺农牧民合作社,专搞生猪养殖。合作社定期将毛重达到30公斤的猪仔发放给有养殖意愿的贫困户,并免费为村民提供养殖、防疫技术。为降低贫困户养殖风险,生猪出栏时,市场行情好,农村猪肉价比普通猪肉价高,不愁销路。如果市场行情不好,合作社按毛重7.5元/斤回收,还可提供给头号村的帮扶单位乌兰察布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食堂兜底采购,这彻底消除了贫困群众的后顾之忧。

当下,就有28户贫困户“认领”了猪仔,全村48户搞起了生猪养殖。今年猪肉市场行情好,这无疑给生猪养殖户增添了新动力,眼下,家家摩拳擦掌,准备建猪舍扩大养殖规模。

农村猪肉口感好、营养价值高,很受欢迎,22元/斤,很快就被一抢而空。中秋节前,田青利夫妇卖出一头猪,攥着卖猪肉的4000多元钱,夫妻俩走路带风,嗓门也比平时高了八度,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有村集体做后盾,贫困户养猪的积极性高涨。这几天,王兰锁家每天都挤满了人,来预定猪仔的、询问养殖技术的贫困户络绎不绝。“党的政策好,只要肯干,就不会受穷,我打算再养两头猪。”田青利说。

头号村村民崔福义,是“光棍”一条,家里经常冷锅冷灶,没有家的样子。精准扶贫以来,兴和县兴隆小学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李爱军和扶贫工作队员多次上门做思想工作,和他谈心交心,带他到养猪场、养殖户家现身说法,慢慢帮他理思路、定规划、绘发家致富的蓝图,驱散了他心头的雾霾,让他看到生活的曙光。2017年,2头基础母牛被他领进了自家的牛圈,人努力、天帮忙,当年就产下两头牛犊,纯收入16000元,从没见过这么多钱的老崔从养牛上看到了希望,他像变了个人一样,不仅戒了酒,还整天研究养殖技术。技术人员一来村,他就追着问这问那,现在他已经成为11头牛的“牛司令”。2018年,他成功甩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还成为了村里的致富能人。现在,他牵着牛,昂首挺胸走在村里,在众人羡慕和敬佩的目光中,他找回了尊严和自信。

秋收时节,在鄂尔栋镇店子村田间地头,农民们正忙着将地里的菠菜分捆、装箱、过秤和装运上车,载满一筐筐菠菜的农运车穿梭其间,成为田野上一道亮丽风景。

店子村依托生态资源优势,着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蔬菜种植。目前,全村蔬菜种植面积达1923亩,土地流转3323亩,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可观收入,加快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贫困户王六换手脚麻利地把一捆捆新鲜菠菜装筐,因为是计件算工费,她总是早来晚回。“不出村,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这让她非常满意,打工挣钱、搞养殖、还能照顾上学的孩子,一样都落不下。她说,“现在虽然从早忙到晚,但心里很踏实。一想到能多挣些钱,干起来总有使不完的劲儿!”农忙季节,和王六换一样,全村每天近70人在地里打工,一天能挣工费200多元,可以干上4个半月,能挣将近2万元。

从“产业富民”到“人心思富”,村民收入节节攀升,在鄂尔栋这片吉祥的土地,人们正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铆足了劲奔向富裕文明的新生活。

9月28日清晨,头号村保洁员娄丽云准时扛上扫帚去打扫卫生。柴草棍、牛粪、羊粪都不放过,天还没亮,整条街就打扫得干干净净。“人说农村人邋遢,生活好了,我们也爱干净整洁!”娄丽云笑意盈盈。

跟随娄丽云的脚步,站在村庄高处俯瞰:随着东方晨曦初露,伴随着鸡鸣犬吠声,村庄升起袅袅炊烟,拖拉机、收割机等农用机械陆续驶出了庭院,打谷场上,人声鼎沸,小山村开始了一天的喧闹,一幅美丽乡村风景画正在徐徐铺展开来……

据新华网

编辑:超级管理员
3上一篇 下一篇4 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