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鑫
他正值事业蒸蒸日上的年纪,却选择暂别令人艳羡的工作岗位,主动申请接过脱贫攻坚的重担,作为永和村的驻村第一书记,把村民们的期盼装在心里,用实干托起他们朴实的致富梦;
他尽心竭力的为贫困村谋发展,因地制宜发展集体经济,为永和村铺就幸福路;
他认真履行第一书记职责,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勤奋努力、扎实工作,零问题通过了自治区贫困旗县脱贫摘帽第三方评估和自治区扶贫项目资金第三方绩效考核,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他就是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科布尔镇永和村第一书记王衡。
贫困不除誓不归家
这,既是表态,也是承诺
在距离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东南七八公里的地方,有个永和村,绵延不平的浅山丘陵上,散落分布着6个自然村,300多户人家。这里常年干旱少雨,是典型的看天吃饭的地方。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只留下年纪偏大的村民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但是由于气候条件的原因,大都是广种薄收,村民们的收入仍然停留在温饱线上。2016年,乌兰察布市委办定点包扶永和村,王衡受委派,来到永和村担任第一书记。这支由5人组成的工作队开始了他们的驻村扶贫工作。
生态环境之恶劣、自然资源之匮乏、生产生活条件之艰难,一切都出乎王衡的预料。刚到永和村,为第一时间熟悉掌握村上情况,王衡带上干粮,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马不停蹄的对全村常住人口293户664人进行了逐一走访,并对建档立卡贫困户103户190人进行了重点研究。
村上组织建设滞后,村委班子整体老化,产业经济几乎为零,面对这些情况,王衡傻眼了。2016年3月16日晚,他彻夜未眠,村上干部都以为他被当前的困难吓倒了,要打退堂鼓了。这时候,他拿着十多张写满字的信笺和《焦裕禄传》出来了,当着村干部和村民代表说道“古人云,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今天,我在这里向大家郑重承诺:贫困不除誓不归家”。
一诺千金。这意味着责任,更意味着担当。永和村的恶劣环境和深度贫困的现实情况激发了王衡内心的激情与斗志。正是从这时起,他默默的下定决心誓要改变这里的贫困面貌,带领全村干部群众走上一条脱贫致富的道路。
“炕头组织”成“阵地组织”
撸起袖子,就是一个字“干”
审时而度势,谋定而后动。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如何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成为第一书记的首要任务。“帮钱帮物,不如帮个好支部”,党委系统深耕多年的王衡,深知这一点。
在他写下的十多页的信笺中第一句写的就是,“完善的基层组织是高效有序开展基层工作的重要保障,建立健全基层组织,选强配优班子队伍,是第一步,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随后,王衡对全村现有的30名党员进行了逐一走访,在充分吸纳各方建议的前提下,形成了村党支部组织建设规划,制定了《党务政务公开制度》。他特别注重加强村级后备干部培养,慎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名,培养产业发展带头人1名。结合“两委”换届的有利契机,着力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换届后,村级班子成员平均年龄降到了47岁左右,文化程度全部达到了高中以上,实现了“提素质、降年龄”的预期目标。
每周一嘹亮的入党宣誓声,都会在永和村村委会回响,明亮宽敞的办公室,让人们很难想象到王衡刚到这里时村委会的模样。
采访中王衡告诉记者:“当时的村委会跟我目前下乡看到的别的村委会是不一样的,有很大的区别, 支委总体年龄偏大,而且当时基层组织比较松散,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基层党组织建好, 通过去年一年组织建设,现在我们班子非常有凝聚力,发挥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已经很明显了 。”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扶贫路上不好走,扶贫路上很艰辛,但王衡坚持以真心换民心、以真情暖民心,把扶贫开发同基层党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带领村“两委”班子每月学习中央、自治区、市、旗四级相关会议和文件精神,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特别是,他多方争取筹措资金,完善硬件设施,将原本的“炕头组织”彻底地转变成了“阵地组织”,实现了村党支部由“三类支部”向“二类支部”的转化提升。通过一系列的举措,村“两委”班子提高了认识,拓宽了眼界,拧成了一股绳,为接下来脱贫攻坚以及其他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真情帮扶,分类施策
摆脱贫困一路奔小康
脱贫攻坚,方向已明,目标已定。然而,贫有百样,困有千种。怎么扶?突出分类施策、精准发力,开对“药方”,才能拔掉“穷根”!
在完成了对全村常住户的全覆盖走访后,王衡第一时间逐户建立了详细的户档。通过召开座谈会、党员和村民代表公开计票选举推选,准确把握精准识别要求,精准识别动态调整建档立卡贫困户103户,并根据所掌握的贫困户致贫原因,针对性的进行分类施策。
从到永和村的那天起,王衡和他带领的驻村工作队就成了村子里最忙的人,一条条泥泞的道路承载着村民们的期盼,一双双无助的眼睛里流露出的是脱贫的渴望,他们为着这期盼和渴望,为争取帮扶政策,落实扶贫措施不停的奔波忙碌,借助国家十三五时期异地扶贫搬迁工作方案的东风,将几个生存条件差的村子进行搬迁整合,进行危房改造,集中解决饮水问题,协调扶贫救助物资,联系医疗部门来永和村开展义诊,为村民送医上门。这一件件好事实事像春风一样吹进了闭塞落后的村庄。
整村搬迁、新建机电灌溉井、铺设灌溉地埋管道、旱地变为水浇地、为120户村民供上自来水、为103户190名贫困人口购买了每人200元的医疗补充与意外伤害保险,为93户150名50周岁以上的贫困人口购买了每人90元的重大疾病商业保险,切实解决了贫困群众能够“看得起病”,不至于因病返贫的问题。他还大力实施就业扶贫、全力保障教育扶贫、社会兜底应纳尽纳、基础设施全面提升等等。
正是由于坚持将“精准”二字贯穿脱贫攻坚始终,永和村高标准完成了“两不愁三保障”任务,102户186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村常驻人口人均纯收入由原来的3500元增加到了7000元左右。
永和村村民陈明义说:“从王书记来到永和大队,这个变化上确实是真不赖 ,我们永和大队的党支部书记,能把十九大宣传到底,土路能给变成水泥路,土房都能给变成砖房,旱地都给变成水地, 这个领导真是不错。”
变“输血”为“造血”
找准路子集体搞产业
脱贫攻坚,重在精准。因地制宜集体搞产业,仅仅是这里精准发力脱贫攻坚的一个侧影。王衡一直认为,贫困户只有有了可持续性收入,才能实现真脱贫、脱真贫,而拓展贫困户收入渠道的最佳良方,就是要有产业,只有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变“输血”为“造血”,才能提供源源不断地内生动力。
在王衡的牵头带领下,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一班人,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实地调研走访、广泛征求意见,最终决定利用南壕堑与厂汉不浪两个自然村结合地的优质草地资源,开发优势产业,带动脱贫增收的发展原则,发展蒙古马养殖产业。王衡多方协调筹措资金,争取到产业扶持资金130万元,用于发展蒙古马养殖项目。又协调派出单位为永和村购买价值3万元自卸三轮车一辆,用于运输草料,助力村集体经济的运行。经过一年多的发展,马场马匹养殖数量已突破200匹,养殖效益非常明显,带动村民实现户均增收500余元,“两委”干部和村民们的发展信心大增。于是,他决定再次扩大养殖规模和种类。在旗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19年12月,察哈尔右翼中旗永和农牧业发展中心正式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营。农牧业发展中心成立以后,王衡就更忙了。对于他来说,集体经济就如同自己的眼睛一样宝贵。2019年1月的一个大雪天,发展中心的36匹马在风雪中走丢了,王衡不顾极端的天气,带领工作队队员在雪地里寻找了整整三天……
察右中旗永和村驻村工作队队员刘智华介绍, 驻村以来,为了发展集体经济王衡做了很多的努力, 2019年年初永和村集体经济养马场的马匹由于工人操作不慎丢失了,当时正值冰雪天气,道路很难走,泥泞不堪,然后有的地方甚至结冰,车辆行驶不便,冰雪打到脸上,而且看不到前路,他当时心里感觉倒是有点失望,但是王衡激励我们再坚持向前行一段,在他这种鼓舞下,行进了有半个小时左右,终于在冰雪中看到了最后三匹灰色的马。
现在提倡蒙古马精神,他这种执着与坚持对于蒙古马精神是一种很好的诠释。
现如今,蓝天白云下,依偎在辉腾锡勒草原深处的永和村,正渐渐被春风唤醒。山坡上草木开始泛绿,满坡的骆驼、马、驴悠然自得,放眼望去,好一幅如画美景。
驻村扶贫意味着要离开城里的家和家人,扎根条件艰苦的穷乡僻壤,和贫困户共同劳动和生活。面对这些困难,王衡没有退缩,而是带着一份使命、一份责任和一份担当,扎根脱贫攻坚第一线 。“不脱贫,不收兵”,王衡依旧没日没夜地坚守在永和村脱贫攻坚的路上, 随着一幅幅脱贫攻坚的生动画卷在永和村徐徐展开, 宏伟小康梦,必将照进现实……
记者手记:
王衡从令人羡慕的岗位走到贫瘠的山村,他将一个丈夫和父亲的责任放下,却扛起了永和村的600多村民的衣食冷暖,沉下身子为落后的永和村办实事谋发展、谋幸福。5年的风霜雨雪,他用爱心和坚守浇筑脱贫致富的漫漫长路。蒙古马耐旱,他能吃苦,蒙古马不畏寒暑,他坚韧不拔;蒙古马忠于职守,他能沉得下心。王衡就是永和村的“马书记”,为了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百折不挠,为了理想奋力奔跑的精神,正如同驰骋在草原的蒙古马,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扬鞭提绩,他们追寻的是希望。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5年的驻村工作,村民们记住的是王衡为了搞好基础设施建设的拳拳之心,为了发展集体经济产业的良苦用心, 让我们为这样的书记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