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田万顷,沃野千里,科学技术在现代农业发展中谱写新篇。随着现代农牧业的发展,农民世世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种方式一去不复返。榆林镇政府参照中国薯网(牙克石)马铃薯创新创业产业园模式,率先在呼和浩特市打造榆林镇马铃薯产业园互联网+科技种植,实现了现代农牧业在本土落地。
苏木沁村马铃薯产业园过去是荒地,每亩30元都没人租。2014年作为扶贫项目,国家投入扶贫资金打了4眼井改造成水地,总共开发了687亩,惠及到110户村民230多人,每人人均半亩地。改造初期种了4年玉米,效益还可以,每亩地对外租金也提高到300元,升值10倍。但是如何在现有基础上产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呢?在了解到中国薯网商业模式(CFIS模式)采用输入风险对冲,金融,市场,进行三产融合,把金融、担保公司、保险公司和种植户结合在一起,使种植投资降至零风险后,苏木沁村以土地和部分资金入股,共同打造马铃薯产业园。苏木沁村党支部书记冯俊珍说:“我们之所以选择与中国薯网合作,是相信科技一定优于传统。马铃薯普通种植成本是每亩1000元左右,效益不高,马铃薯产业园种植成本每亩约2700元—2800元,成本高但效益也高。今年村集体投入400多亩种植马铃薯,秋天收获以后多方渠道销售,按股份制分红壮大村集体经济,效益应该会比种玉米好很多。”
科技种植确保马铃薯丰产的同时,也能保障食品安全让消费者放心。“CFIS产业园模式中的数据管理部分分别设置了马铃薯种植管理系统监管与马铃薯溯源二维码体系,给CFIS模式提供了数据支撑的同时也给马铃薯上了个身份,等到秋收销售的时候,中国薯网数据部把二维码放在交易平台上,消费者扫一下二维码就可以看到整个种植过程,这样既给马铃薯订制了一个品牌,又给它的产地作了宣传,最终以产品可追溯为目的,实现了品牌的推广与销售额的提升。”中国薯网售前技术经理常少伟说。
蒙银村镇银行行长助理白韵琳告诉记者:“中国薯网对接的一个农民合作社是我们的存量客户,在武川县多年来从事马铃薯产业,有丰富的经验。这次他作为中国薯网的合作伙伴打造榆林镇马铃薯产业园,我们也想把这里作为一个试点,通过合作社+中国薯网+保险的模式,解决规模合作社资金需求量大,但缺少抵押物的融资难题。我行立足赛罕区,对本地三农业务的信贷投放量也很大,并以‘三户联保’的形式给农户发放贷款,但此方式投放贷款金额相对小,无法满足农民合作社的资金需求。通过这种模式,中国薯网可确保农产品销售,保险公司可分散种植风险,银行能批量的、大规模的支持信贷资金,更好的支持赛罕区规模种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自治区农牧厅产业处处长赵宇东说:现代农牧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转折时期,是一个起点。榆林镇马铃薯产业从传统种植业到现代种植业的转变,信息技术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中国薯网结合信息技术、互联网做薯业大概有10个年头了,也是自治区在智慧农牧业方面一个非常好的样板。它把种植业技术、规范化管理、科学种植和供应链、金融非常好地结合在一起,解决了当前农民、农业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或扩大再生产方面资金不足的问题。一方面马铃薯生产的规范化程度得到有效提升,另一方面把融资担保抵押贷款等资源汇聚到一个平台上,又能解决融资问题,应该说是一举两得,这种模式有必要从自治区层面推广。自治区重点工作领域就是在产业数字化、数字乡村、数字经济等方面要重点发力,农牧业方面有很多文章可做,做好这些文章对自治区整个经济发展大有好处。 这个模式比较成功,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放大优化,更好地推动马铃薯产业发展,对于生产经营管理全产业链条的延伸,产业集群建设,都能起到作用,希望能够落地、生根、发展下去。我看到榆林镇领导对现代农牧业接受、理解、应用程度都非常深,有这么好的领导班子支持,榆林镇现代农牧业工作会不断向前迈进。齐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