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硝烟弥漫的商业银行季末“揽储战”近期却有些冷清。记者日前走访多家银行网点了解到,临近三季度末,这些银行未推出大力度揽储活动,部分银行甚至调低某些理财产品收益率。业内人士表示,银行资产端收益率仍将下行,为缓解净息差收窄压力,需引导负债端成本下行,银行“高息揽储”动力自然减弱。
季末存款市场平静
往年临近季末,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大多会推出一些高收益理财产品,甚至还会用“存款送礼品”活动吸引客户。但记者近期调研发现,临近三季度末,银行揽储大战并未如期而至。
某农商行上周发行的一款预期收益型产品较此前同款产品收益率甚至有所降低。一位股份行理财经理明确表示:“早就没有季末高息产品这一说了,在售的多是净值型产品。”
“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率近期保持稳定,净值型产品收益率则随市场情况波动。今年以来,固收类理财收益率呈下降趋势。”另一位股份行理财经理说。
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是“揽储大战”硝烟未起的原因之一。某国有大行高级经济师表示,在净值化转型前,银行可通过调整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率以吸引客户,但随着净值型产品不断推出,银行无法调整净值型产品收益率,这种情况的出现导致银行揽储大战的“强力武器”缺位。
此前热销的结构性存款一度被认为是保本理财替代品,但在历经整顿后,出现量价齐跌局面。上述股份行理财经理介绍,以该行一款结构性存款为例,“这款结构性存款的预期收益率不如理财产品,而且今年以来收益率持续下行,不是我们重点推荐的品种。”
此外,多位理财经理表示,近期大额存单利率保持稳定,但较去年也有所下降。
探寻深层原因
除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外,多位专家认为,资产端收益率下降、引导负债端成本下行等原因都会导致“高息揽储”式微。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认为,考核压力和成本控制对银行十分重要。今年以来,贷款利率下降带动银行资产端收益率下行。为稳定净息差,银行需同步调低负债成本,因此,通过提高存款利率揽储动力减弱。
从数据看也是如此。梁斯称,负债端压力体现在负债成本与资产收益率的非对称下降,资产收益率下降速度明显快于负债成本下降速度。二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降幅明显。
专家认为,市场利率走势将维持较低水平,因此银行配置高收益资产空间不大,“高息揽储”动力减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在让利实体经济要求下,为对冲净息差降低压力,银行负债成本管控要求需相应提高。
此外,四季度银行仍有压降结构性存款压力,这进一步限制银行负债扩张动力。
补充流动性是有效对策
对下半年资产负债管理,多位银行高管表示,在净息差收窄压力下,要提高核心存款占比。农业银行行长张青松表示,农行将持续提升线上获客能力,做大流量,稳定活期存款占比。加强存款精细化、差异化定价力度,合理控制中长期高成本存款增长。
曾刚认为,银行要扭转过去不计成本拉存款的思路,否则拉来高成本资金,却没有高收益资产匹配。负债端管理要考虑价格和流动性匹配需要,做好安全性和成本的平衡。核心存款固然重要,但负债结构比较单一的银行需使负债结构多元化。比如,以储蓄存款为主的中小农商行,可在监管框架内适度发展同业存单等主动负债。
结构性降准也是解决银行体系结构性负债紧张最直接有效的办法之一。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表示,结构性降准能给予中小银行更多低成本、长期限资金,可较好引导市场预期。
梁斯建议,一方面,有关部门可为银行通过债券、存单等方式补充流动性提供一定便利;另一方面,可维持中长期流动性供给,优化金融机构流动性期限结构,更好支持经济发展。
欧阳剑环 彭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