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内蒙古商报关注 内蒙古新能源发展步入“快车道” 乌海市:村集体经济助力脱贫攻坚 巴彦淖尔市临河区:铺就“四好农村路” 谱写乡村振兴曲 乌拉特前旗小佘太镇: 做好“搭桥人”让贫困户脱贫不返贫 内蒙古全力增产保障 全国冬季煤炭供应 看图新闻

第3版:关注 PDF原版PDF原版
pdf阅读器免费下载 版面导航
内蒙古商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12 月 29 日 星期二   03

乌海市:村集体经济助力脱贫攻坚

作者:

近年来,乌海市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决战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结合实际因村施策,大力实施村集体经济“清零递增”专项行动,通过“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的产业发展模式,进一步在村集体经济产业支撑、品牌培育上下功夫,带动农区居民增收致富。

寒冬时节,记者再次走进海南区曙光村亚葳高效农业示范园,一栋栋“冬暖式”大棚整齐排列,大棚里是新鲜绿色的有机蔬菜,灌溉、施肥等现代化农业示范园设施一应俱全,工人们正忙着采摘,现场一派忙碌的景象。随着部分大棚的投入使用,园区产出的西红柿、辣椒、黄瓜等蔬菜已走向市民餐桌。

亚葳高效农业示范园于今年4月份开工建设,9月份开始种植,产业核心区域占地约840亩,拟建“冬暖式”大棚120余栋。目前,示范园已建成大棚104栋,其中13栋大棚已种植蔬菜,有黄瓜、西红柿、茄子、尖椒等,每天的产菜量可达1500多公斤。示范园的投入使用,不仅为曙光村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心剂”,也为乌海市乃至周边地区居民的“菜篮子”增添了更多绿色蔬菜,带动了周边农区居民就业。

“我们还要种一些叶类蔬菜,丰富百姓菜篮子。今年,冬天种植的油菜、韭菜、芹菜、小白菜,明年2月左右就可上市。年底之前,30栋大棚全部完成种植,届时每天出产蔬菜1万多公斤。”亚葳农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付岗说,“亚葳高效农业示范园引进的都是智能化技术,大棚智能放风、智能控温、智能施肥,这里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蔬菜品质好。我们以后的运营模式是线上+线下打造自己的品牌,将来园区全部建成后,将会带动更多的农户就业,收入更加稳定。”

依托亚葳高效农业示范园的带动作用,海南区拉僧庙镇将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拓宽农区居民的致富渠道,带动当地经济健康、平稳发展。

海南区拉僧庙镇副镇长王海军说:“自从引进亚葳农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村民每天按时按点来打工,收入明显增加。”

曙光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胜勇介绍:“亚葳高效农业示范园一年能产生20多万元的集体效应,最主要一点是能带动村民增收。示范园全部建成后,村民不仅可以实现就业,还可以承包温室。”

因村施策,找准发展路径。多年来,乌海市因地制宜探索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径——建立“一村一品一特色”模式,以发展集体经济为出发点,把居民增收作为根本目的,坚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的原则,不断提高村集体经济增长点。

位于黄河岸边的海勃湾区王元地村地势平整、土壤肥沃,小麦种植是村里的主导产业。2018年初,为有效提高村民收入,王元地村两委结合本村实际,大力发展面粉加工业,成立鸿星田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利用村集体房屋,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形式,打造独具地方特色的“王元地”牌面粉、面食品。

王元地面粉厂厂长李永亮告诉记者:“自从成立了面粉厂以后,村民种植小麦的积极性提高了,种植面积增加了,销售额也达到了100多万元。”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中,乌海市通过实施村集体经济“清零递增”专项行动,建立“一村一策一项目”的措施,划拨补助村集体经济发展启动资金,保证每个村启动资金不低于30万元;建立企业与村帮扶工作机制和利益联结机制,18家企业筹集产业发展基金1930万元,用于村集体经济发展;创立“农保贷”项目,解决了各村资金周转难题。截至目前,乌海市累计实施村集体经济项目123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22.57万元。 刘春霞

编辑:超级管理员
3上一篇 下一篇4 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