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此起彼伏的“嘎嘎”声打破乡村的宁静。“开饭咯(啰)!”两名工人直奔鹅棚,这边才给料槽添满,围栏里的一只只大鹅已探出长长的脖子争相啄食。
鹅的全身几乎都是宝,在广袤的农村,饲养大鹅有着更为美好的发展前景。近年来,阿荣旗得力其尔鄂温克族乡不断探索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模式,确定了以党建为引领推进大鹅养殖产业的发展战略。工作中,充分发挥“党支部+合作社+村民+市场”的运行模式,通过“政府扶持引导、党员示范先行、群众普遍参与、经合组织带动”等方式,集中建立6个养殖基地整体推进大鹅产业,引导村民发展肉鹅产业。
在得力其尔鄂温克族乡党委的领导下,各村成立大鹅养殖合作社和党支部,并在9个村级合作社的基础上成立联合社和联合党总支。实行统一培训、统一建设、统一防疫、统一管理、统一保险、统一市场的“六个一”养殖模式,走集约化、规模化、科学化大鹅养殖道路。
产业发展中,通过“政府扶持引导、党员示范先行、群众普遍参与、经合组织带动”等方式,充分发挥“党支部+合作社+村民+市场”运行模式,在争取项目资金的同时,组织200余名党员、群众出资入股、参与劳动,村书记带领村干部、党员和群众一起做起了“鹅司令”。
龙头山村党支部书记孙长岭今年60岁,在乡党委的号召下,毅然地扛起行李、带着老伴把家搬进了鹅棚。“乡党委给咱们要来了这么好的项目,咱必须得好好干,不能辜负老百姓选你,把你选来干啥啊,你要不作为就回家去呗!养鹅我不懂,我动员妻子来帮我养鹅。”朴实的孙长岭领着老伴在鹅棚一住就是一个多月,他说:“只要咱们成功了,付出多少辛苦都值了,咱得起到带头作用,给村民致富的信心……”。
像孙长岭这样把家搬进鹅棚的还有很多:忠诚堡村村书记许金权,新立村村书记尚金锋,马河村村书记苏旬伟、村主任范希山……
“推动乡村振兴,党建工作必须走在前列,我们利用组织的力量把方方面面融合成一体发展大鹅产业,今年,共分两批压茬养殖白鹅20万只,加上农户养殖10万只,全年养殖大鹅30万只,计划3年内全乡养殖大鹅100万只,着力打造‘大鹅之乡’。”得力其尔乡党委书记张福山介绍说。
产业兴,百姓富。得力其尔乡发展大鹅产业的同时,还积极为困难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引导他们发展养鹅业增收。
“我家没有地,人口多,媳妇身体又不好,没办法外出打工。从去年4月份开始在合作社里打工,3个月时间挣了一万多元钱,在家门口打工还能照顾家,真是挺好的。”得力其尔村村民刘利高兴地说。
龚学柱身患残疾,曾经也是该村的建档立卡户,现在他和妻子在合作社里打工,两人一个月有七八千元钱的收入,实现了稳定脱贫。村民吴殿臣家中土地少,妻子残疾,在养鹅基地的带动下今年养鹅500只,预计能增收一万元。
为持续推进大鹅产业,切实提升经济效益,得力其尔乡积极延伸大鹅产业链条,先后建成标准化孵化车间、标准化育雏室、冷库、烤鹅厂等基础设施,实现大鹅产品精深加工,增加产品附加值。同时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更多群众增收,切实开创“集体增收有门、农户致富有路”的双赢局面。
得力其尔乡“阿荣白鹅”系列产品包括烤鹅、鹅翅、鹅掌、鹅脖、鹅胗、白条鹅等,通过直营店、签订订单及抖音、淘宝线上等多种渠道进行销售,仅烤鹅厂开业当天的展销活动就销售2000只烤鹅,现场签售预订订单烤鹅2.3万只、白条鹅1.55万只、鹅杂760斤,切实形成了白鹅孵化、育雏、养殖、屠宰、冷冻、烘烤、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发展模式。
“脱贫攻坚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美丽乡村的面貌初显,接下来我们还要继续做好乡村规划,在原来的基础上精益求精,把村庄建设得更加美好,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给他们带来的实惠和便利。”得力其尔村、杜代沟村联合党支部书记、大鹅养殖联合社党总支书记王国强说。据《呼伦贝尔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