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鑫 通讯员 杨卓
一个普通的农民钱玉合在赤峰市林西县十二吐乡西山根村小有名气,被誉为“养猪达人”。他通过养猪不仅自己脱贫致富,更是带领村民们一起走向了奔小康的道路。
病魔来袭
绝不“束手就擒”
“你看前面那个破院子,那就是钱玉合的‘养猪场’。”顺着老乡指向的“破院子”走去,就见一个身穿长袍工作服、满脸是汗的老汉,他正在有节奏地拌和着饲料,仿佛进行着一个最原始的舞蹈。
据介绍,自从建了这个养猪场,钱玉合整天有干不完的活儿,他把近百头猪打理得膘肥体壮。他虽然年逾六十,身体瘦弱,但精神却很好,看起来根本不像曾是身患癌症的人。
2016年,钱玉合正在饲养场干活,突然发觉腿有些僵硬,他努力想站稳,还是倒在了地上。钱玉合躺在医院病床上,等着医生的诊断结果。家人想把他胃癌晚期的消息隐瞒下来,可他还是从家人的表情上看出了端倪,告诉家人“我能挺住”。一家人掏空了老本,几十万元的费用很快就花出去了,他的病情最终被控制住了。
经过多次放疗化疗的钱玉合,身体日渐消瘦,体力和身体素质大不如前,只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轻微活儿。此时,老伴儿患有心脏病,更是干不了活儿,二人“专心”在老家养病,等待着命运的抉择。
在绝望之时,这个地地道道因病致贫的贫困户的门被脱贫攻坚的春风吹开了。林西县各项扶贫政策接踵而来,让钱玉合老两口又看到了希望,身体也渐渐好了起来。
“不能躺在炕上等国家救济。”病情得到控制的钱玉合“忽”地从炕上爬了起来。他想,自己这场病已经让家里的独生儿子负债累累,怎么能让国家再为自己负担那么多呢?想到两个正在上学的孙子,想到扶贫干部们辛勤的工作,钱玉合和老伴儿一合计,只要活着就干,待着也是待着,咱开始养猪。
借钱养猪
滚出“财富雪球”
说干就干, 2019年刚入冬,钱玉合晃着残体、踏着积雪找到亲朋好友。他东拼西凑地借了1万多元,买了十几头小猪仔,认真地当起了“猪倌”。为了能有个好收成,他整日围着这十几头猪转,恨不得吃饭都盯着,生怕有什么闪失造成损失。经过大半年的折腾,第一批小猪仔陆续出生,前前后后生了80多头小猪,一下就卖了4万多元。钱玉合望着手里通红的钞票,不禁满眼含泪。
赚了“第一桶金”的钱玉合没有去消费,也没有满足和止步,他动起了扩大养殖规模的心思。还完之前借的钱,他又和亲戚借了5万元扩建了厂房,买了成套的设备,修建了蓄水池、化粪池等附属设施,他要把“小作坊”晋升成标准化的养殖场。
猪场建好了,更艰巨、更困难、更严峻的挑战还在等着他。钱玉合没有说他在此后的日子里多么艰辛,可他满是皱纹的脸、粗糙得像老树皮一样的手,分明告诉我们眼前的一切来之不易。
在我们面前,一排标准化猪舍立在眼前,这是钱玉合的“钱模子”。钱玉合看着他的猪舍和猪崽儿,把所有的困难都化作了信心和笑容。
由贫转富
富而不忘根本
财富就像滚雪球,上苍给了钱玉合一个长长的坡,让他的雪球越滚越大。
养殖场办起来后,2020年,钱玉合保持常年生猪存栏在40头以上。母猪一年产仔两轮,猪仔一部分出售,一部分在自家饲养场育肥,形成了良性循环。
钱玉合不仅自己养猪,还带动周边人发展养殖业。凭借过硬的饲养技术和优质的售后指导服务,钱玉合在周边村镇积累了良好的口碑,都夸他是好人、能人。我们的采访还没结束,有人来买猪崽了。钱玉合有一原则,只要是附近村组的农户到他猪场购买仔猪的,不仅价格优惠,老两口还定期给买主打电话,给买主提供技术服务。邻居养猪遇到难题,他也是竭力免费指导,还经常以自己的猪场作样板、作教案,指导群众饲养生猪。他说:“一人富不算富,乡亲们都富了,我才高兴。”
从一个贫困户到富裕户的华丽转变,我们看到了信念的重要。 从“自给自足”到“增收带贫”,钱玉合硬是凭着一股子韧劲,走出了一条坚实的夕阳创业之路,同时一幅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的小康画卷也正在我们的面前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