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商报品牌三农 内蒙古草原牧民的新“幸福密码”:人富草青 种沙葱让我成了致富带头人 “打造名品乡,就指望这些好产业了 野果“蝶变” 果酒飘香 廷·巴特尔: 让更多牧民过上理想的好日子 察右前旗: 田野一派繁忙景象

第7版:品牌三农"" PDF原版PDF原版
pdf阅读器免费下载 版面导航
内蒙古商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5 月 18 日 星期二   07

廷·巴特尔: 让更多牧民过上理想的好日子

作者:

立夏刚过,浑善达克沙地已被淡淡的绿色覆盖。

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镇萨如拉图雅嘎查牧民廷·巴特尔家今年又添了40多头小牛犊,这些初来乍到的新生命,给这片草原带来勃勃生机。

党的十八大代表、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改革先锋……这些年来,廷·巴特尔载誉无数。但每次接受采访,他都会强调说,我是一名牧民,这是我的职业荣耀。

“牧民”二字,在廷·巴特尔心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扎根草原40多年来,他把全部的心血献给了草原,成为牧民群众最为信赖的带头人。“在把草原建设好的前提下,配齐基础设施,我们就能够过上‘贵族’的生活。”在廷·巴特尔看来,呼吸着新鲜空气,住在田园“小别墅”,享受着城市文明,这就是最好的生活。

从繁华城市到草原扎根,从普普通通的牧民成长为改革先锋,廷·巴特尔在自己的职业荣耀领域里耕耘了47年……

1974年,廷·巴特尔从呼和浩特市来到了偏远的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镇萨如拉图雅嘎查插队。

当年还不到20岁的廷·巴特尔,面对陌生的环境,一切都得从头学起,首先是语言,然后是骑马、放牧、打草等等在草原上生存的基本技能。这些,对于年轻好学的廷·巴特尔来说都不是事儿。他用心去贴近草原,用心去贴近牧民,两年时间里,廷·巴特尔已经成长为经验老到的牧民了。

1976年,廷·巴特尔的父亲——廷懋将军出任内蒙古军区政委、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第二书记。与此同时,知青可以返城的政策也出台了。在萨如拉图雅知青点,大家普遍认为,廷·巴特尔肯定是第一个返城的知青。然而,出乎人们意料的是,知青们都想方设法回城了,只有廷·巴特尔选择扎根在这片北疆草原。

1981年,廷·巴特尔在风景宜人的高格斯台河畔与美丽的当地姑娘额尔登其其格组建了幸福的家庭。

1983年起,牧区开始推行草原畜牧双承包制,极大地调动了牧民的养畜积极性,牧民的日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因为缺少科学引导,很多牧民盲目追求牲畜数量,导致草原生态环境每况愈下。

看到这种境况,廷·巴特尔坐不住了。他从这户牧民家里出来,又进那户牧民家里,苦口婆心地与每一位牧民商讨围封退化草原、禁牧沙化草原的观点。

1986年,廷·巴特尔以身作则,在萨如拉图雅草原上做出惊人之举,他把家里辛辛苦苦发展起来的60多只羊全部卖掉,改为养牛,并圈起300多亩草场。1年后,廷·巴特尔围封的300亩草场打下9车草,相当于其他牧民1000亩草场的打草量。再后来,廷·巴特尔家出栏1头牛收入1200元,别人家2头牛才卖1000元,这鲜明的对比,让附近的牧民们悟出一个道理:跟着廷·巴特尔干,没错。

总结常年的放牧实践经验,廷·巴特尔提出了著名的“蹄腿理论”:养1头牛只有4条腿,5只羊却有20只蹄子。很显然,5只羊对草原的破坏远远超过1头牛,但效益却不如1头牛。养牛既保护了草原,又减轻了劳动强度,收入不降反增,何乐而不为呢?

廷·巴特尔在自家5926亩草场上将“蹄腿理论”付诸实施。如今,经过30多年的反复实践和努力奋斗,廷·巴特尔已经找到了经济和生态效益的最佳平衡点。他家草场是锡林郭勒草原上保护得最好的草场之一,他家养殖的牛也是纯种西门塔尔牛。住在美丽如画的草原上,享受着清新空气,只养50头牛,年收入即可达到50万元。按廷·巴特尔的话说:“这不就是我们向往的生活吗?”

从党代表到人大代表,再到政协委员,近些年来,廷·巴特尔已经成为草原牧民的代言人,也是草原牧民发家致富的引路人。阿巴嘎旗养牛大户达胡巴雅尔是廷·巴特尔的得意弟子之一。7年前,达胡巴雅尔决定把父亲经营了一辈子得来的1000只羊全部卖掉,改养60头牛。老父亲气得好几天睡不着觉,父子俩闹起矛盾。

对达胡巴雅尔而言,这是他学习借鉴廷·巴特尔的养殖经验以及精心测算后作出的决定。“牛出栏后,我家收入非但没受影响,草场也恢复得更好了。”达胡巴雅尔笑着说:“现在比过去轻松多了,这多亏了廷·巴特尔大叔的养殖观念。”

各种大会小会,只要有发言机会,廷·巴特尔都会为草原牧民代言,为地方发展呼吁。

廷·巴特尔是个大忙人。虽然年过花甲,但家里所有的日常生活全靠两口子自己打理,再加上外出开会、参加宣讲等等,他每天的时间都安排得满满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要家里来了取经的牧民,廷·巴特尔都会把手头的活儿放下,与他们交流经验。他说:“每年来我家参观学习的牧民有1万多人次。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只要我的做法对牧民有用,我就有责任和义务全部传授给他们。”

在廷·巴特尔看来,把草原保护好,再把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好,让牧民们过上新生活,享受电器、网络带来的便利,这就是理想的好日子。为了让更多牧民尽快过上这样的生活,廷·巴特尔总结出新经验:在生产经营中必须找到收入最高点、支出最低点,生态最好点、劳动强度最低点。

多年来,廷·巴特尔始终为牧区的发展、为牧民的富裕奔波着;还用自己的行动和成果说服牧民,赢得他们的信任。说真话、讲实话的他,早已是牧民们的主心骨和贴心人。来源:新华网

编辑:超级管理员
3上一篇 下一篇4 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