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内蒙古商报要闻 返乡创业当牛官 小康路上“牛劲十足”!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自治区宣讲团在包头宣讲 兴和县:户厕改造惠民生 美丽乡村更宜居 打牢根基 配齐配强师资队伍

第1版:要闻 PDF原版PDF原版
上一版
pdf阅读器免费下载 版面导航
内蒙古商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8 月 17 日 星期二   01

兴和县:户厕改造惠民生 美丽乡村更宜居

作者:

本报讯(记者 张鑫)“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兴和县各乡镇和村的变化只是内蒙古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一个缩影。和这里一样,内蒙古越来越多的村庄都在乡村振兴中蝶变,越来越多的村民过上了生态宜居的幸福生活。

“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近年来,兴和县不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大力开展农村户厕改造,引导群众提升环保意识,在努力补齐影响百姓生活品质短板的同时,将小事情做成大文章。

“小厕所”里蕴含“大民生”。“一个土坑两块砖,三尺土墙围四边”,这曾是农村厕所留给人们的印象。与很多农村群众一样,兴和县城关镇二台子村的刘关瑞过去使用的就是这样的厕所,如今用上了马桶的他感慨颇多。他说,自从给安上这个厕所以后,带来了很多方便。以前那个土厕所,孩子们都在城里头,一回到乡下不愿意上,安上这个厕所以后孩子们也愿意去,而且我们上岁数的有坐便,既方便又卫生。

“以前冬天上厕所特别犯愁,不仅受冻,还难收拾。”兴和县大同夭乡村民张有花说。老厕所在房门外十几米,大冬天上厕所的种种不便,本已经习以为常,但自从村里集中推进了厕所改造,让她有了明显不一样的感受。现在上岁数的老人们,尤其她家还有个88岁的老妈妈,起坐也方便,风不吹雨不淋的,挺好的,又干净。

户厕改造之初,很多村民对无害化厕所的好处并不了解,也有很多人嫌麻烦不想改造,每户两百元的支出也让一些村民打了退堂鼓。面对群众思想多存在“传统习惯不想改、刨墙破土不愿改、担心效果不敢改”等顾虑,兴和县各乡镇和村委会工作人员通过积极宣传引导,向群众讲明改厕的经济效益、健康效益和环保效益。

兴和县城关镇二台子村委会工作人员陈云表示,经过宣传户厕改造政策,现在已经有83户村民自愿安装了户厕,而且村民们都反映很好用,挺实用,也挺方便,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大力宣传户厕改造政策,在充分尊重村民意愿的基础上,提高户厕安装的普及率,让更多的村民享受到户厕带来的便利。

农村厕所改造,带动的是农村人居环境的整体提升。村民们认可了,工作推进的阻力就小了。如今在兴和县各乡镇,农村户厕改造带来了一场农民卫生习惯的革命,也让这里的群众体会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截至目前,兴和县实施农村改厕1.1万户,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87%,创建各级文明村镇86个,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有效提升。

编辑:超级管理员
3上一篇 下一篇4 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