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城里140平方米的楼房不住,裴飞夫妻俩愣是回到了库布其沙漠腹地、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中和西镇官井村的老家。
“你别看这里是沙漠,现在这里有我的林场,这是我的‘绿色银行’,后半辈子我们两口子就要在这里守着这片绿色,给孩子们留下一个绿色家园。”走出家门,裴飞向记者展示着他的家业,那是房前屋后一片片一人多高的沙柳林,绿波荡漾,望不到边。“裴飞家庭林场”的蓝色牌子在他家旁边的显眼处,这个以他名字命名的林场占地5000亩。
裴飞所说的家庭林场,是鄂尔多斯市探索实施荒漠化地区草原生态治理模式——家庭草(林)场生态治理模式的一个缩影。
“过去草原生态修复的重要途径是项目招标,但由于过程复杂、农牧民接受度差,治理成效不明显。现在将传统招标模式下放到基层农牧户,用家庭个人承包代替原有项目招标,将有资质、有治沙基础的林场以户主名字命名为家庭林场,让农牧民转型成为生态治理项目的直接承包人。”所谓家庭林场,达拉特旗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郭建忠作了生动的介绍,就是确权的林地以家庭为单位经营,林地可以是自家的,也可以承包,政府给予政策扶持和资金补贴,在不破坏林木的前提下,把林地经营好、保护好,同时带动他人致富,向生态要效益,向黄沙要黄金。
为鼓励农牧民更好地参与家庭林场建设,鄂尔多斯市持续加强对家庭林场的政策支持力度,在完善技术指导与资金补贴的同时,改变了过去要求农牧民只种公益林的传统思路,积极鼓励家庭林场户发展林下经济,家庭林场主可以当护林员领工资,也能平茬灌木领补贴,在治沙的同时农牧民也能有收入。
裴飞所在的官井村是一个地处库布其沙漠南缘的小村庄。过去的官井村犹如沙海中的孤岛,村民生活困苦,大部分迁往他处谋生,裴飞也于2010年离开了村子。听说有了这样的好政策后,夫妻俩锁上城里的生态移民楼房,归心似箭地返乡了。
他俩开始在自家的沙地上种沙柳,还承包本村及邻村的公益林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造林工程项目,他们采取全年划区轮牧的方式,合理利用自家的林间草牧场,养上了优质山羊……
如今,裴飞家的林场面积发展到5000多亩,主要种植杨树、柳树、沙柳、柠条。他把沙柳和柠条每年按区域平茬,平过茬的枝条既能卖到周边及其他省市用于沙漠治理,还能作为优质饲料喂给家里饲养的300多只羊,光林下经济一项,一年下来就能收入20多万元。
“牧民一直都有在草原种柠条、沙柳的习惯,但在种植的规划与方法上缺少科学性。只有因地制宜精细化种植,生态治理效果才能更好。”郭建忠介绍,当地林草部门根据家庭草(林)场经营现状进行分类施策,加强技术引导。在轻度退化草原,采取围栏封育+轮休措施,促进草原生态自然修复;在中度退化草原和油蒿类草场采取围栏+带状改良+禁休牧措施,促进草地生产力恢复;在重度退化草原采取密植柠条模式,大幅提升草地生产能力。通过分类施策,草场总产量能提高20%以上。
“过去种沙柳都是凭感觉,现在不仅有政府的技术指导,还有了资金补贴,不仅治了沙还让我们治沙人致了富。这沙地真是生了金!”裴飞真切感受到了生态治理带来的实惠。
农牧民从过去的草牧场使用者变为保护者,生态建设与生产生活实现和谐统一,生态建设成果显著。如今,官井村全村林地面积达19.2万亩,公益林15.34万亩,草场面积13万亩,被评为国家级森林乡村。小村四周一片片绿色的沙柳、柠条林与远处的库布其黄沙,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这道绿色屏障,严严实实地“锁住”了库布其沙漠。
目前,鄂尔多斯市共培育、发展家庭草(林)场500户,其中家庭林场168户,生态覆盖总面积近200万亩。这些新型林业经营主体依托政策支持,创新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绿色富民产业,成为林业生态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多年前我在沙地上造林,把绿色存进了‘银行’,现在我从这‘绿色银行’取出的可是真金白银呐!”裴飞及其他家庭林场主们自己亲手播撒的绿色,正在更遥远的大漠绵延成荫。
黄河奔涌,黄沙安卧。鄂尔多斯市创新的家庭草(林)场生态治理模式在高效落实生态修复任务的同时,极大调动了农牧民参与生态治理的积极性,使生态、生产、生活达到最佳平衡点,也使绿色文化和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据《内蒙古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