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从看病难、看病贵到就近看、少花钱、看得好,首府老百姓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不断得到满足,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新建和改扩建旗县综合医院、中蒙医院10所,对4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6个乡镇卫生院、812个村卫生室同步进行了建设,为全市乡镇卫生院配备了“大三件”“小三件”数字化设备288台,基层“名医工作室”实现了全覆盖;
先后出台了40多项改革措施,通过取消药品加成、实行药品采购“两票制”“带量采购”和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等举措,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推进县乡村一体化管理,在5个旗县推行县域医疗综合改革……
一项项惠民举措的落实,是呼和浩特市千方百计提高医疗健康水平的缩影,更是呼和浩特市卫生健康事业蓬勃发展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坚持把医改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统筹谋划,不断强化医改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推进力度,认真学习借鉴外地医改经验,健全医改工作体制,优化医疗运行机制,推动医改不断向新领域拓展,让百姓真正享受到改革红利。
今年,在试点旗县开展工作的基础上,呼和浩特市在武川县和托县因地制宜借鉴三明医改经验,全面推开了县域综合医改工作。武川县和托县先后出台《县域综合医改实施方案》,方案中均明确了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由武川县医院牵头,将武川县中蒙医院及19个乡镇卫生院组建成立武川县总医院,实行行政、人员、资产、业务、绩效、药械统一管理,并着力完善总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动医院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托县按照“县强、乡活、村稳、上下联、信息通、模式新”的总体思路,统筹优化全县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以县医院为核心,联合两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8家乡镇卫生院,组成托县紧密型医共体总医院,形成管理、服务、发展、利益、责任“五位一体”县乡村医疗机构一体化管理。健全完善总医院内部管理制度、内部决策和制约机制,促进总医院健康持续发展。
在闭幕的呼和浩特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 呼和浩特市委工作报告中对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出新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实现共同富裕中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提供更加优良的健康服务。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高起点规划建设呼和浩特市第二医院及核酸检测基地,打造全区一流的传染病专科医院和救治中心,新建6所综合医院发热门诊。大力扶持发展重点专科建设,推动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创建“三甲”医院,推动呼和浩特市四区综合医院建设,规划新建一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医院,支持社会力量举办中医类专科医院、康复医院等诊疗机构,推动卫生健康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下一步,呼和浩特市将在加快管理机制改革、推进医保总额付费、推行人员总量管理、落实财政保障机制改革、实行薪酬制度改革、打造县域一体化信息平台等方面发力,结合实际选准本地的突破口,探索更加适合自身的改革新路径,让更多老百姓成为改革受益者。梁婧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