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丰
每到大蒜飘香时,和林格尔县土城子就沸腾了,除了蒜农们忙着收获大蒜外,还有许多各地喜好此地大蒜的客商穿梭其中,在劳作中收获着丰收的希望。
土城子的大蒜以其个头硕大、蒜香浓郁、辣中带甜、易储存的特性风行内蒙古中西部以及周边地区。土城子大蒜蒜皮呈紫色,蒜瓣肥厚,堪称名副其实的“蒜中佳品”。
和林格尔县的土城子大蒜之名气得益于土城子遗址。据考证,土城子是一座建于战国,盛于西汉,北魏时修缮的城池。1960年发掘城址及城外数十座汉唐墓葬,出土北魏镶嵌宝石金猪佩饰、唐三彩鹦鹉提壶、贴塑塔形釉陶器及北魏、唐壁画墓等。
在中国,关于蒜的文字记载最早见诸《夏小正》一书,最初称是卵蒜,即小蒜,并非现在的大蒜。
现在的大蒜是西汉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时引进的。西晋文学家张华所著《博物志》(卷六)中记载:“张骞使西域还,得大蒜、番石榴、胡桃、胡葱、苜蓿、胡荽。”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蒜篇》也记述:“张骞周流绝域,始得大蒜、葡萄、苜蓿。”晋朝郭义恭著《广志》记载:“蒜,有胡蒜,小蒜。”大蒜因出自西域,又名“胡蒜”。
据《和林格尔县志》记述,土城子大蒜种植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土城子蒜的质地很硬,蒜瓣抱得紧实。当地有句俗语叫“土城蒜四六瓣,二套马车碾不烂”。 土城大蒜是国内外罕见蒜种,它含有丰富的大蒜素、粗纤维、蛋白质、维C、铁、钾、镁、硒……,还具有杀菌清毒、降低血压等作用。
对蒜的感觉是又恨又爱,每每走进菜市场,总会去搜寻一下大蒜的位置。这是源于一种恐惧,这种恐惧是孩童时代留下的。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农村吃的东西很少,常常会仍饿的前心贴后背。于是生吃了舅舅种到房后的蒜,没想到那个辣呀至今仍让我记忆犹新,吃下一大口,立即热泪盈眶,那种感觉用抓心挠肺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以至于我后来再也不敢吃蒜了,每次见到蒜就会当作“洪水猛兽”一样将其避而不见。
长大后才知道吃蒜的妙处。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大蒜“通五腑、达诸窍、祛寒湿、辟邪恶、削痈肿、化积食”。尤其是在呼和浩特吃烧麦时,少了土城子的大蒜是件很“别扭”的事情,随着时光的推移,后来对蒜所调出的味道开始逐步接受了。
据了解,土城的蒜,很早以前,已经成为这个地方的标签。蒜因土城而“特”,土城因蒜而“名”。 土城子在专业合作社的引导和农技推广站的指导下,仅上土城子村就有20多农户人家在种植大蒜,种植面积达20多亩。
如今,种植户们正在改变传统种植,采用玉米套种大蒜的方式,种植大蒜一亩,纯收入可达80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