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城川镇充分挖掘利用丰富的红色资源,将红色资源与培训教育、全域旅游、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用“红色+”的系统思维引领全镇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切实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从红色中凝聚奋进力量,在新征程中持续放大红色效应,带动产业发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红色+培训教育”,让红色为党建堡垒“铸魂”
城川镇围绕“1+6”红色教育培训基地、城川红色拓展基地、红色教育培训中心,以及一系列综合性拓展训练基地,通过搭建红色课堂、开展红色体验、组织红色活动、倾听红色经历、参观红色基地等方式,多层次、多角度开展红色培训教育。
城川民族干部学院以被中组部列入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备案目录为契机,构建起了以“党的基本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党史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体系,创设专题教学、现场教学、体验式教学、激情教学、红色研学、青少年研学、案例教学“多元一体”独具特色的教学形式,使党员干部接受最深刻的红色洗礼。
城川镇各嘎查村、社区依托境内的革命纪念场馆和各培训教育基地,以“实物、实景、实例、实事”为载体,在党日活动期间,带领党员干部接受红色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党性修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把感性体验与理论升华有机统一,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不断增强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推动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全域提升、全面进步,实现以高质量基层党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红色+全域旅游”,让红色为文旅产业“塑型”
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地处蒙陕宁三省区交界的区位优势,城川镇扎实推进以“红色”为内涵的全域旅游发展,让“红色”成为融文化、串景区的中轴线,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
围绕全镇红色教学和培训需求,精心布局打造“牧与禾”“苏坝海子一锅饭”“糜地梁红色影院”等研学点、示范户和三同户22个,发展文化户、星级农家乐、牧家乐、渔家乐55户,按照“长短结合、因地制宜”的原则,打造了4条集“红色旅游、研学教育、农耕文化体验、休闲观光旅游、优质果蔬采摘”于一体的蒙陕宁红色旅游精品旅游路线,城川红色文化旅游区成功入围自治区1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景点,全面提升红色旅游的连贯性和整体性。
随着红色文化资源的不断挖掘,以“红色”为内涵的全域旅游顺势而生,集点成线,连线成面,形成红色旅游带动全域崛起的新“图谱”,各个景点从“盆景”串连为“风景”,同时配套发展了“吃、住、行、游、购、娱”等多元业态,新建特色餐饮15家,大型酒店4家,民宿8家,特色体验店3家,配套共享单车390辆。特色小镇建成以来,城川镇累计接待学员、游客50多万人次。
“红色+产业发展”,让红色为乡村振兴“赋能”
城川镇统筹谋划红色资源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让红色文化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围绕红色培训、红色研学、红色旅游发展需要,让日益增长的红色“名气”推动农牧业发展,充分发挥地处北纬37度优质果蔬经济带和无定河流域肉牛肉羊养殖示范带的区位优势,努力当好“菜篮子”“肉盘子”,全镇种植果蔬11.3万亩,肉牛、肉羊年出栏量50万头只,冷藏能力达3.5万立方米,育苗能力达5000万株,积极构建市场体系、吸引龙头企业、引进客商,培育打造“红色城川”地理标识品牌,建设城川现代农牧业示范区、观光休闲农业示范区和农畜产品深加工园区,构建起“一品两带三区”现代农牧业发展体系,实现了红色产业引领农牧业发展。
城川镇还瞄准红色产业发展需要,积极发展文旅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新兴业态,延伸红色产业链条,实现农牧民多渠道增收,以“城川寨子”品牌为依托,引导农牧民发展特色食品、民族手工艺、特色农畜产品加工、文创产品生产、制作、销售等业态,利用“微信视频号”等平台网络带货,苏坝海子柳编、“牧与禾”奶制品、大池“宏呄达”珍珠鸡、呼和陶勒盖蒙古刺绣等旅游纪念品和商品深受消费者喜爱。
革命老区珍藏的红色资源、承载的红色记忆、传颂的红色故事,是带火红色旅游、促进乡村产业兴旺的有效路径和有力抓手。城川镇依托红色产业,直接拉动全镇20多个合作社、50多家农(牧、渔)家乐和500户农牧民实现创业就业,人均增收1.2万元,更是带动全镇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2万元。
随着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和乡村振兴的纵深推进,城川镇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城川镇农牧民逐梦向前的步子迈得越来越坚实、越来越欢快,日子也越过越红火。郭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