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鑫 通讯员 罗璇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经历一场春雪后,兴安盟科右前旗牧区银装素裹、空气润泽。蔚蓝的天空、绵延的山峦、辽阔的草原构成了春日广袤草原上的一道亮丽风景。
眼下,正值接犊保育最繁忙的时节,牧民们忙碌中带着喜悦,原本寂静的草原上处处热闹欢腾,一派繁忙景象。走进科右前旗满族屯满族乡特门乌拉养殖专业合作社,还没进门就听到小牛犊“哞哞”的叫声。棚圈里,一头头小牛犊呆萌可爱、悠闲散步。
合作社负责人韩恩成一家四口,草场面积仅有750亩。由于草场面积少,前些年一直小规模养殖本地品种大尾羊和本地牛,养殖成本高、收益低、风险大,挣的钱仅够维持生活开支。“和养羊相比,养牛既能减轻牲畜对草场的压力,又能节省人工成本,不仅提高了牧业收入,还减轻了草场的压力”。韩恩成说。
多年的养殖经验让他发现,养牛更适合那些草场面积少的牧户。近年来,他积极响应科右前旗“减羊增牛”政策,主动调整畜群结构,在卖掉自家200多只羊后引进优质西门塔尔牛,在各类生态建设项目补贴政策的扶持下,相继建设完成了3座标准化棚圈、1座储草库以及饲养机械等设施设备,并于2015年创办了特门乌拉养殖专业合作社。
几年来,随着养殖业行情持续上涨,合作社也得到迅猛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西门塔尔牛存栏量从最初的6头发展到现在的120多头,年均收入达到了80万元。“这样的好日子是‘减羊增牛’规模化经营带起来的,只有保护好这片草原,我们牧民的产业才能发展得更好。”韩恩成说。
在自身发展的同时,韩恩成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看到周边的牧民们还是以养殖本地牛和本地羊为主,品种质量低,如果一味地扩大养殖规模势必会导致草场沙化,投入和回报不成正比。他上门去做周边牧民的思想工作,为有发展意愿的牧民提供技术、传授经验、申请贷款,先后带动周边十余户牧民发展起了肉牛养殖产业。
今年52岁的张金成,是韩恩成的邻居,多年来一直靠种地为生,勉强维持着生活。这几年,眼看着韩恩成通过养牛赚了钱,他也动了养牛的念头。在韩恩成的帮助下,三年间,张金成繁育基础母牛30余头,年收入达20万元。“我养牛三年了,一年比一年收入多,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张金成高兴地说。
让牧民增收,为草原“减压”。近年来,科右前旗满族屯满族乡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秉持“减羊增牛、草畜平衡、提质增效”的原则,不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引导广大牧民转变生产经营理念,在少养精养、提质增效上下功夫,更好地实现了牧区增绿、牧业增强、牧民增收,让牧民走上了保护生态与增加收入的双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