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欣然
同往常一样,天力木图村科力汇农养殖厂的马功志天不亮就忙碌起来了。
马功志有着30多年的养牛经验。从一个曾经的贫困户,到现在的养殖场经理人,马功志里里外外透着勤快劲儿。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给牛添饲料,清扫牛舍,观察牛的生长情况、健康状况等,如发现异常,及时诊断治疗,不敢有半点疏忽。摸摸那个,瞅瞅这个,在他的精心饲养下,牛场的牛个个膘肥体壮,生长良好。村里人对他开玩笑:“牛场成了你的家了。”
武川县可镇天力木图村科力汇农养殖厂位于中营子自然村,共有养羊场、养牛场各一处。天力木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赵永刚介绍 ,科力汇农养殖厂2018年利用“三到村、三到户”剩余资金、整合社会扶贫资金,新建占地13亩小型标准化养羊场;2021年对养殖场进行基础设施完善,通过新建围墙、修建露天牛圈一处、打机电井一眼、硬化入户道路,扩建后总占地面积30多亩,更加便于设施圈养,科学饲养。养牛场创新采取党支部引领、合作社经营、村民入股的模式,2021年10月,争取乡村振兴衔接资金166万元,6户村民入股26万元,先后购进西门塔尔肉牛104头、机械设备等。养殖场聘用有30年养殖经验的曾经的脱贫户作为经理人入股饲养,并为村民提供灵活就业岗位。
养殖场资金来源是重头戏,既保证开源,又要体现“民益”。养殖场资金结构分三部分:天力木图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出资,具体经营养殖场的经理人以现金、资源、劳务费等形式出资,以及由村民按每股2万元,个人认购不得超过10万元认购出资。
按照一年一个周期进行股东分红,到期后,召开股东大会,公布全年效益,按照收益情况由股东大会决定分红金金额。
赵永刚介绍,马功志一直从事养殖业,有着丰富的养殖经验。2021年村里搞起养殖场后,第一时间联系到马功志,希望他可以参与到养殖场的经营中。马功志听到村两委对于养殖场的经营方式后,表示愿意以自家牛、羊资源折价10万元入股参与经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也聘用其担任养殖场经理人,月工资3000元,负责养殖场日常运作。而且一个生产经营周期下来,见到效益,还会有效益工资。其他临时用工或季节性用工,优先考虑村里的脱贫户和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
目前,养牛场运营良好,售卖肉牛7头,收益11.5万元,用于牛场人员工资发放、购买饲料等成本性支出。通过冷配繁育已下小牛犊6头,现有存栏肉牛103头(大牛84头,小牛19头),生长态势良好,后续效益可观,村民想共同入股经营的决心越来越大。
同时,天力木图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经营的农机社会化服务还可以直接作用到养殖产业,通过农机具打捆机,可以把秸秆直接处理打捆,成为牛羊的饲料,节约因购置饲料所产生的费用支出,减轻牛场生产经营开支,延伸了基础生产链,提升了收益空间。
“因为养牛需要大量草料,我们今年一方面准备通过高于一般价格流转一些土地,加大种草面积,另一方面,固定村民种草回收模式,保证养殖场和村民相依互利,体现壮大村集体经济、共同富裕的意义。”赵永刚告诉记者。
村集体经济的充实和壮大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保障。天力木图村通过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的优势的同时,整合村民闲置资金和资源进行入股经营,形成科学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在完善和推动产业链上优势互补,依托产业振兴 ,形成有机的环扣,为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奠定了基础,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大效益”显著提升。
作为呼和浩特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的一名代表,赵永刚在会上也提出了“以武川县主导产业‘两麦一薯一羊’发展方向为指导,结合天力木图村实际,建设高标准农田与实施农机社会化服务,实现农业机械化、规模化,发展绿色无公害种植及品牌销售,让‘天力木图’商标效益最大化,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达到村民和村集体经济双丰收”的建议。
发展绿色、高效、经济、开放、现代的种植养殖业是未来之路。武川县可镇如何在一系列布局下,实现更高的产值?
武川县可镇党委书记张杰在接受采访时说:“可镇是典型的农牧业结合镇,今后将继续立足产业特点,做大做强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按照地域划分,打造‘东招商、西旅游、北种养’三大片区。 进一步实现品牌化养殖,天力木图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注册了‘天力木图’肉类商标,通过品牌化,进一步打通销路,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全产业链模式养殖。当前全镇养殖业单单只是在养殖生产中的一环做文章,加工、销售十分薄弱,后期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入驻;同时申报肉类加工厂项目,逐步形成养殖、加工、销售产业链条。走好环保化、绿色化养殖路子,通过农机社会化服务利用打捆机把秸秆处理打捆,成为牛羊的饲料,并将牲畜粪便加工成有机肥还田,形成以种促养、以养带种的循环模式,建立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及循环经济模式,使农村养殖业发展朝着科学化和智能化的方向迈进,带动村民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