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金融加力 重大项目“加速跑”
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也是金融自身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重大项目建设是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目前包头市今年计划实施的902个重大项目开复工率已达87.7%,项目建设呈千帆竞发之势。
而重大项目加快落地快速实施的背后,离不开金融的鼎力支持。
今年以来,包头市金融办会同各旗县区金融办持续推进,统筹协调,建立重大项目政金企信息联动机制,共享包头市所有项目融资需求信息,实现政金企融资信息“无缝对接”,引导金融机构加大重大项目对接支持力度,护航重大项目建设“加速跑”。
截至3月22日,包头市金融机构深度对接有融资需求的重大项目100个,累计授信总额124.37亿元,已投放总额44.37亿元。
适应绿色低碳发展要求,工行包头分行以优质高效的服务,为企业提供绿色信贷支持,今年以来已为新能源项目审批了近13亿元贷款,积极支持包头市“双碳”建设,为新能源企业蓬勃发展注入金融力量。
项目建设的重点就是资金投放的方向。农行包头分行创新现有的产品和服务方案,围绕项目金融服务需求,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同时,加大对钢铁企业、装备制造企业,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力度,做大融资规模,满足企业融资需求,截至3月末绿色贷款余额27.9亿元。
中行包头分行也紧跟包头战略规划定位,新能源基地打造方面,完成对光伏、风电等行业批复27.8亿元的授信规模,在现有支持规模的基础上,正持续加大重大项目、重点领域支持力度,进一步释放金融活力。
建行包头分行紧跟包头市招商引资步伐,大力支持新能源产业等绿色产业发展,持续推动对绿色信贷的营销和投放。截至2022年2月末,该行累计为12户绿色环保企业提供信贷支持,金额合计32.57亿元。
工行通辽分行聚焦重点领域,精准对接企业融资需求,紧紧围绕“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和通辽市重点项目,在制造业、绿色信贷、民营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重点发力 。 截至2022年3月份,信贷累计投放贷款33.19亿元,较上年同期多投放17.2亿元,真正做到“金融活水进企业”。
国有大行服务加力,股份制银行也不甘落后。兴业银行包头分行依据将包头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新型材料产业基地和现代能源产业基地的定位,积极发挥绿色金融的专业优势,主动对接客户,率先为一批企业批复授信,合计52.5亿元,有效助力包头市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普惠+便捷 助力特色产业
大地回暖,农事伊始。
呼伦贝尔市金融机构立足区域农业生产特点,优先配置信贷资金、优惠政策、人力资源等,不断加大支农惠农力度,为春耕备耕注入金融“活水”,全力保障春季农业生产金融需求。
呼伦贝尔市金融机构优先支持粮食安全战略,结合呼伦贝尔市春耕备耕的特点,重点围绕自治区种业提升工程,支持肉牛、肉羊、玉米、向日葵、杂粮杂豆、马铃薯等现代动植物育种体系发展,探索创新金融支持标准农田建设、黑土地保护、耕地质量保护提升等项目的可行模式。
工行呼伦贝尔额尔古纳支行提升工银“乌兰牧骑”乡村振兴金融服务能力,通过“龙头企业+种植户+银行+农担公司”的业务合作模式,加大对额尔古纳地区粮食种植业务的支持力度,有效促进农民增收。2022年初,额尔古纳支行工银“乌兰牧骑”分队成功发放1,600万元产业链贷款。
今年一季度,工商银行内蒙古分行认真贯彻自治区政府及区分行党委各项工作部署,快速行动,运用普惠数字化业务产品,进行无接触线上化放款,帮助小微企业获得方便、快捷、高效的融资,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助力小微企业渡过疫情难关。
疫情时期,工行内蒙古分行累计为1143户小微企业和个体户,发放贷款1937笔,累计金额8.60亿元, 体现国有大行的责任担当 。
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商都县西井子乡灰菜沟村,田间地头时常可以看见师乐和师璐姐妹俩的身影,由于父亲生病,姐妹俩便回到家乡创业,一边务农、一边照顾父亲。在姐妹俩创业路上,农行商都县支行“流动服务党员先锋队”主动上门,通过“惠农e贷”,迅速向她们提供了49万元的信贷资金,生产规模也得以扩大,当年实现收入40万元,成为当地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典型代表。
一直以来,农行内蒙古分行积极实施体制机制创新,服务模式转型升级,在“千乡千队、万村百亿”金融支持脱贫攻坚专项行动基础上,全力做好支持乡村振兴“流动服务党员先锋队”2.0版的提质升级。截至3月末,向全自治区各地乡镇派驻1425人、346个“农行支持乡村振兴流动服务党员先锋队”,共投放贷款1220亿元, 着力解决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问题。
高标站位,服务优质高效 ,让全盘的经济成色足,颜色亮。
惠人及己,绿色循环。
一场攻坚战的“开门红”,全区金融机构聚焦重点领域,金融资源高效率运行,服务重心下沉,打造区域特色经济,充分释放出农牧业特色金融、绿色金融、现代能源金融、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的“活水”能量,以“专精特新”的金融服务,有力推动自治区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