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内蒙古商报专题 李树龙: 护航中欧班列 “党旗红”引领“生态绿”  初心如磐照亮前路 乌海“转身” 向新而生 普惠民生 释放活力 市场消费“惠”在哪里? 巴特尔:凭真本领闯“火焰山”

第2版:专题 PDF原版PDF原版
pdf阅读器免费下载 版面导航
内蒙古商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5 月 31 日 星期二   02

李树龙: 护航中欧班列

作者:

本报记者:张鑫

沙良物流园,是中国西北地区最大的公铁联运现代化物流基地之一,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多方货物在此集散分拨,多趟中欧班列从此鸣笛启程,物贸畅联的时代强音经久不息。

今年34岁的李树龙是呼和浩特南车站派出所的一名民警,他和战友们日夜守护着沙良物流园“丝路”节点的安全、中欧班列的畅通,用担当和奉献书写无悔青春。

“进出园区的人员、车辆都仔细查验了吗?”“办公区域、作业场所都开展消杀工作了吗?”“大家一定要注意个人防护!”一声声叮嘱,一次次强调,一遍遍检查,沙良物流园区内不时可见李树龙奔忙的身影,到发作业区、仓储配送区、生活服务区和信息服务中心等重点场所和区域,李树龙都要全方位巡查一遍,督促各部门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履行疫情防控责任,深入查找风险隐患,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针对个别作业人员防护用具穿戴不规范、信息登记不完善等情况,李树龙都会详细记录,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交流、提醒谈话,严格按规定督促整改,所有情况当天检查、当天反馈、当天报告,整改落实情况李树龙也要跟踪回访、实地复查,最大程度预防病毒在物流园区传播扩散。

多方努力下,非常时期的沙良物流园,坚守住了“绿码”,各项工作井然有序,物流业务没有停滞,疫情期间中欧班列逆风出征,满载货品,传递希望,滚滚车轮始终奔腾向前。

2019年7月,李树龙来到呼和浩特南车站派出所工作,从此便与“乘坐”中欧班列的集装箱结下了不解之缘。干散货集装箱、冷冻集装箱、罐装集装箱,在普通人看来就是不起眼的铁盒子,李树龙却深知其中的学问和门道。集装箱的多元化类别、多样化用途、多面化功能,他从开始的一脸茫然到后来的了如指掌,从起初的雾里看花到如今的如数家珍,离不开几年来岗位上的摸爬滚打、工作中的躬身实践。

起初李树龙听到吊机作业、货箱起落此起彼伏的轰鸣声,他总是心头一紧,一声声巨响时刻提醒着他,一个业务不精的守护者去监督检查内行人的工作,只有一个结果——面对工作无从下手,面对问题不知所措。

不服输的李树龙并没有气馁,仔细听、认真看、详细问、用心悟,铅封怎么封装、货品如何分拣、消防设施是否齐全、班列编组作业怎样开展、治安环境有无隐患,他跟着经验丰富的老民警一点一滴的去学习、去揣摩、去研究。

就这样日复一日的学习实践,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行家里手,物流园涉及公安业务的大小事项,他都烂熟于心,遇到突发警情,也能妥善处理。

2021年12月29日,首列“青城号”中欧班列从沙良物流园出发,驶向俄罗斯首都莫斯科。“钢铁驼队”鸣笛启程,站好万里征程第一班岗,李树龙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干劲也更足了。

遇有中欧班列发车任务,李树龙会和战友们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中欧班列货物进行安全和消防检查,在承运、进站、装车等重点环节进行严格卡控。中欧班列不发车,对班列集装箱施封情况,货物存放情况的专项检查就不间断,一旦发现问题,李树龙都要会同相关部门依法依规严格处理。

承担着复兴“新丝路”重任的中欧班列,编组发车虽只一瞬,背后的各项守护工作却不止一时。

汗水映照着他的初心,脚印记载着他的答卷。从警以来,李树龙先后多次荣获“优秀公务员”和个人嘉奖等荣誉。

而面对荣誉,他从不愿意多提。

编辑:超级管理员
3上一篇 下一篇4 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