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过蒙晋交界的长城,就是塞外“天苍苍,野茫茫”的土默川,青铜屏风般的大青山横挡天际。大青山上有一道更古老的要塞——战国时期的赵长城。武川县就地处赵长城之北,史称“北疆锁钥”。
2010年,内蒙古燕谷坊生态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燕谷坊)在呼和浩特市武川县成立。
撬动燕麦复兴的杠杆
武川燕麦这一“腿短”食品,千百年来一直困于塞外之地。改革开放、物质丰富之后,燕麦一下子不吃香了——人们转向消费精米细面。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燕麦产量低,特别是坡梁地燕麦,“种一坡,拉一车,收一簸箕,煮一锅”。
要让武川燕麦复兴,首先是要种植面积上去,不成规模,一切便无从谈起。针对现状,燕谷坊分析了农民不愿种燕麦的主要原因:一是收入低;二是没有市场,种出来卖粮难。燕谷坊对症下药,必须使农民种燕麦收入不低于甚至高于种其他作物,同时要有稳定的销售市场,消除卖粮难的后顾之忧。要做到这两点,公司就得转变思路,开辟市场,不能图省事,从原料经销商那里下大额订单买燕麦,而要从“细胞”培植,从根上发育,直接对接农户,挤出中间利润让利农户,使农户和公司结成利益共同体,互相信赖,互相依傍,形成相对稳定的亲密共生关系。在这种背景下,燕麦小额订单问世了。
实施小额订单是一种聚沙成塔、积米成箩的功夫。燕麦小额订单就是通过“企业+科研单位+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公司与燕麦农户签订种植收购合同,明确双方的责权利。近5年来,与市场价相比,燕谷坊给燕麦农户和贫困户的燕麦收购让利差价、补贴达230多万元。
在歉收年份,公司对燕麦农户的收购价不但高于市场价,而且高于合同中的保护价,“赔了算我的,挣了算你的。”这让订单农户感到很暖心。发展特色产业、让利农户的小微订单方式如同一支杠杆,撬动了沉寂的燕麦种植市场,激活了武川的燕麦种植,掘出了精准扶贫的源头活水。
农民变工人,土产变黄金
在2016年,萌生于历史重镇武川的草原之门产业科创园,是燕谷坊集团全力打造的国内最大的全谷物产业科技园,囊括了国家“十三五”传统粮食装备创新示范项目(燕麦类),是农业“三产融合”的典范之作。
为实现从传统模式向园区化“造血式”精准产业扶贫转变,燕谷坊扶贫工厂在产业科技园启动。2019年8月22日,武川县的可镇、哈乐镇、西乌兰不浪镇、大青山乡等9个乡镇33个行政村扶贫工厂入驻产业科技园。这标志着燕谷坊集团从产品订单扶贫向深度产业扶贫成功转型。根据扶贫工厂的合作协议,在政府引导下,从以往单纯的订单收购燕麦到合作共建混合所有制扶贫车间。燕谷坊集团负责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生产经营管理及市场营销;村集体投入生产流水线设备,推荐部分当地贫困户就业,提供其他当地资源要素。签订扶贫工厂的企业和村镇集体混合所有,集中经营,利益共享,实现村企共建共益。
燕谷坊通过共建扶贫工厂,由收购订单燕麦到原粮变产品,以成品价回馈贫困农户。说白了,就是贫困户以前卖的是燕麦,现在卖的是自己亲手种又亲手加工出来的产品。这一措施可大幅提高贫困农户种植燕麦的比较收益,使贫困农户利益最大化,实现精准消费扶贫。四只手——农民、企业、银行、消费者——握在一起,各出各力,各尽各责,各取各需,各得各益。结果是大家的事情大家办,众人拾柴火焰高,互动参与,各方都有主人翁意识,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生产经营消费生态圈。
活水润大地,扶贫谱新篇
一步一脚印,一程一风景。实施订单产业扶贫的6年来,燕麦订单农户从118户发展到2614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从最初的28户发展到1068户,订单面积由不足万亩发展到7万亩。贫困户种植燕麦补贴从每吨150元增加到每吨170元,户均种植收割拉运补贴550元。为了方便贫困户,公司让利燕麦兑换燕谷坊莜面,兑换比例1∶0.75(即1斤燕麦原粮兑换0.75斤莜面,兑换率高于市场和自己加工),而且可以代为储存。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实施教育帮扶: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每人每月资助50元,全年资助600元,为大学生提供免息借款,每人每月可借款500元,全年可借款6000元,大学毕业后3年内还清本金。
脱贫攻坚战期间,燕谷坊扶贫工作覆盖了武川县所有乡镇,扶贫贡献率占全县的56%。公司荣获由国家发改委中国发展网颁发的2016年中国精准扶贫贡献奖,是内蒙古唯一获此奖项的企业;2019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扶贫龙头企业。燕谷坊一手农民、一手市民的运作模式,得到多项嘉奖,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等栏目就燕谷坊践行产业扶贫予以了深度报道。银山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