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近日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2年以来,广义货币供应量(M2)年均增速10.8%,与名义GDP年均增速基本匹配;过去十年,银行贷款和债券投资年均增速分别为13.1%和14.7%;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适配性大幅增强,股债融资累计达到55万亿元。多项数据表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这十年,人民银行稳健实施以我为主的货币政策,综合研判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发挥好货币政策总量调节和结构调节的双重功能,前瞻性地加强跨周期的调节,有效应对世纪疫情等内外部的冲击。在这个过程中,有力地促进稳增长、稳物价、稳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坚持管住货币总闸门,不搞大水漫灌,守护好老百姓的钱袋子。
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介绍,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逐步形成。过去十年,银行贷款和债券投资年均增速分别为13.1%和14.7%,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同业理财、信托通道较历史峰值大幅缩减,金融脱实向虚得到扭转。保险深度从2.98%上升到3.93%,保险密度从1144元每人上升到3179元每人,大病保险制度从2012年建立以来已覆盖12.2亿城乡居民,长期护理保险覆盖近1.5亿人,农业保险为农户提供风险保障从2012年的0.9万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4.4万亿元,为灾后重建提供了关键资金保障。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普惠型涉农贷款年均增速分别达到25.5%和14.9%,大大高于贷款平均增速。人均银行账户约9.5个,普惠金融覆盖范围和可及性显著提高。
证监会副主席李超也表示,十年来,股票市场规模增长238.9%,债券市场规模增长444.3%,两个市场均位居全球第二。这十年,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深度显著拓展。大力健全多层次市场体系,推出新三板、科创板,设立北交所。畅通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的高水平循环,科创板“硬科技”产业集聚效应初步形成。据《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