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丰
前不久,一部《寻菌之路》的纪录片在央视及线上平台热播,在乳业行业内引起了很大反响。这部纪录片就是介绍内蒙古农业大学陈永福研究员所在的乳酸菌研究团队历时十七年,跨越几千里,寻找中国菌种的感人故事。
“从寻菌人的角度看,这个只是我们团队从事20几年的乳酸菌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缩影而已。其实我们实际的寻菌之路是非常艰难的,特别是20多年前‘洋菌’垄断国内乳酸菌相关产业的时候,团队带头人张和平老师认定原创性种质资源是乳酸菌相关产业的战略性资源,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菌’是产业核心技术。当时,这方面的专项资金不多额度也不大,在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条件非常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坚持走到了今天。”陈永福说。
“我们寻的是真正适合不同中国人群的‘中国菌’,这个工作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建立乳酸菌种质资源库,二是该资源库的开发利用。”陈永福团队从2001年开始,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乳酸菌种质资源的保护工作,目前共采集样品4864份,从中分离、鉴定乳酸菌32641株,建成了全球最大的乳酸菌种质资源库,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战略性资源。
在建立这个资源库的基础上,围绕解决“优良菌种资源匮乏,核心技术被垄断”这一严重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创立优良菌株筛选技术和评价体系,攻克菌株产业化关键技术,实现了乳酸菌制剂的产业化。
目前这项技术成果在蒙牛乳业、江中制药、完美集团、科拓生物等企业进行转化,相关产品已上市,变为现实生产力,打破了国外技术产品的垄断。
同时,解决了菌株产业化技术难题,打破了国外产品和技术垄断,极大提升了产业科技创新水平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中国乳酸菌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紧紧围绕产业发展的科学和技术问题,开展高质量的创新工作,继续推动国产菌株的开发利用,更好的服务于国人的健康生活和产业的健康发展,把资源优势变为科技优势、产业优势。”这是陈永福的永恒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