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内蒙古商报要闻 自治区宣讲团在呼和浩特市自治区能源局 自治区工信厅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快板宣讲接地气  二十大精神送农家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文明餐桌”还需悯农精神 京蒙一家亲 携手促振兴

第2版:要闻 PDF原版PDF原版
pdf阅读器免费下载 版面导航
内蒙古商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12 月 20 日 星期二   02

“文明餐桌”还需悯农精神

作者:

本报记者 王子旺

按人数点餐、剩菜打包回家……在这场“餐桌文明”的行动中,透过一张张餐桌,我们不仅看到了社会文明的变迁,更体会到惜粮爱粮的“悯农”精神。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朝诗人李绅笔下的“悯农”感情,成为中华民族爱粮节粮文化的社会基础。

作为农耕民族,中国有古老的节粮文化。无论哪个阶层,家中的幼儿都是在节粮文化的教诲下长大的,不少人也都因为浪费粮食被长辈敲过脑袋。

小餐桌,大文明。餐桌文明承载着中华民族节约粮食、尊重劳动、珍惜幸福的传统美德。

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餐桌陋习逐渐令人担忧,餐桌文明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提倡“悯农”精神更为重要。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节约粮食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根本在于对劳动和劳动者的尊重,这就是“惜衣惜食非为惜财”的道理。餐桌文明大行动决不仅仅是节约一点钱财的问题,而是希望人们懂得尊重劳动、爱物知恩、珍惜幸福。一个人懂得节用惜福,自然会爱物知恩、孝老爱亲、关心他人,也懂得爱惜自己的品德、名誉和生命。

当前,正处在疫情防控政策调整期。或许仍然能够忆起前段时间疫情紧张形势下,人们对米面粮油的渴望,以物易物古老形式重现,由此我们可以遥想正在烈日下辛勤劳作的农民,方能体会“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内涵。

文明餐桌行为,是弘扬中华传统、促进社会进步、提升城市文明的具体体现,全社会都应该在文明餐桌活动中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节俭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进步、城市文明的一种标志。期盼我们的餐桌文明多起来、打包的客人多起来、用餐浪费明显少起来,从吃饭等细节入手提升文明素质。让“餐桌文明”成为展示内蒙古的又一张时尚名片。

编辑:超级管理员
3上一篇 下一篇4 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