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鑫
既让山川增绿,又让百姓增收。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五原县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在五原县塔尔湖镇西北2公里处打造了联丰村万亩经济林示范园,耕地面积16500亩,其中经济林10000亩。该园区是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的先行区,是“一村一品、一品一园、一园一田园综合体”的示范区,重点实施了土地流转规模化种植、产业发展品牌化销售、生态宜居系统化治理三项工程,开辟出一条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生态恢复的绿色发展之路。
土地流转规模化种植
土地流转和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让耕地“转”起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联丰村土壤立地条件好,当地农民多年种植果树的经验和林果产业效益好,引进企业以每亩每年700元的租金,集中流转土地9000亩,打造万亩经济林示范园。该园区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栽植桃、李、杏、苹果、梨、葡萄、海红果等20个品种的果树100万株,园区果品年产量可达20000吨,产值12000万元,带动当地农民户均增收1.6万元,是五原县规模最大的集中连片万亩经济林示范园。
产业发展品牌化销售
把握品牌化农业发展方向,不断拓宽产业发展之路。该园区依托“天赋河套”的品牌影响力,致力于打造绿色有机高端农产品,在果树的抚育管理上,科学运用“四控”技术,做到了精细化管理、规范化作业、绿色化防控,保证了果品质量安全。
与此同时,投资800万元建成了2000平方米、容量1500吨的气调果品保鲜库,延长了果品销售时间;投资400万元,建成了果品展厅和电子商务中心,建立了信息可追溯和果品检测系统,开启了优质果品“触电上网”销售模式,形成了水果种植、储藏、包装、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条,保证了果品市场销售畅通。
生态宜居系统化治理
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已站在新的起点上,正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和生机。五原县按照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要求,在产业发展的同时,大力推进当地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和村民小组“微治理”,集中实施村庄环境绿化美化硬化工程,全部完成了户改厕工程,引导村民在房前屋后的空地上种植果树、花草和田园蔬菜,发展庭院经济,在村内2000多亩的沙丘上种植梭梭等沙生植物,全面保护环村1万多亩的天然湖泊,引进企业建设占地850亩的特种养殖科普示范园,重点开发农家乐餐饮、民俗风情、果蔬采摘、科普研学、亲子体验、养生度假、穿沙玩水等旅游项目,实现了一二三次产业的融合。
联丰村万亩经济林示范园的建设,为五原县乃至巴彦淖尔市的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和产业发展,探索出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建设前,联丰村户均22亩耕地,产业结构单一,农户年均收入1.6万多元,建设后,产业发展面广,农户增收多元化,年均收入可达7.2万元,其中土地流转收入1.2万元、就地打工收入5万元、庭院经济收入1万元,真正实现了“村庄美、产业兴、农民富”的目标。
乡村振兴的梦想,在五原县脚踏实地的探索与实践中一步步成为现实,逐步形成了生态生计良性互动、增绿增收互促双赢的好局面,一幅生态画卷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图景在五原大地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