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玉米到玉米淀粉,从玉米淀粉到土霉素,从土霉素再到强力霉素,在发酵、提取、精制等一系列工艺的“加持”下,玉米身价翻了250多倍,“大牌”范儿十足地被送往欧洲、东南亚、澳大利亚……在我国玉米主产区通辽市,玉米除了做饲料、榨油外,还能变成苏氨酸、亮氨酸、甘露糖、硬葡聚糖等120多种高附加值产品。科技赋能下,小小玉米经历“72变”后,串起了“农头工尾”的“黄金产业链”。
通辽市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种植玉米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重要的玉米生产基地,作为通辽市的“当家作物”,这里的玉米稳产高产、淀粉含量高、霉变率低,是生产氨基酸、酒精、原料药和优质饲料的重要原料。
2022年通辽市玉米产量达到175亿斤,田间地头成熟的金黄玉米,经过收割和脱粒,有近一半搭上运输卡车来到加工厂,开启了“变身之旅”。
在通辽市科尔沁区梅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5万吨的苏氨酸生产线改造项目正在忙碌施工,投产后将成为全球单体产量最大的生产线。在这里,一株玉米被“吃干榨净”,应用于调味、生化、饲料、医药等多个领域。
“我们通过物理加工将玉米中的淀粉提出,随后糖化转化成葡萄糖,在发酵的环节加入不同的菌种,再通过不同的提取和方法,生产出不同的氨基酸。”公司总经理助理栾玉涛向记者详细地介绍了玉米的“变身秘诀”,“目前我们已经实现了包括苏氨酸在内的13种氨基酸的工业化生产,氨基酸生产线全程可制取6个副产品,如玉米浆、饲料蛋白、有机肥等,1吨玉米在我们这里经过深加工,能转化出1.1999吨产品,转化率达119%。”
梅花生物2003年入驻通辽,10多年来与通辽玉米“双向奔赴”,相互成就。梅花生物海藻糖、药用氨基酸扩产等项目打开产业“蓝海”,让通辽玉米实现了附加值的翻倍提升;而依托于通辽的优质玉米,梅花生物也成为全球最大的氨基酸制造企业之一。
从初级加工到深度加工,再到高附加值加工,越变附加值越高、应用领域也越广。在通辽,除了以梅花生物为代表的科尔沁区玉米循环经济产业链,还有另一条由玉米串起的“黄金产业链”。
走进位于开鲁县老城区东南5公里处的开鲁生物医药开发区,总投资35亿元的内蒙古久鹏制药有限公司原料药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
“我们是一家抗生素原料药制造企业,目前在建的是二期2000吨强力霉素、1500吨盐酸土霉素项目,建成投产后,我们的土霉素产能将占全国的49%,强力霉素产能将占全国的半壁江山。”内蒙古久鹏制药有限公司开鲁项目负责人刘海民告诉记者,当地已经形成了以玉米生物医药产业作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基本实现了“环环相扣、层层升级、闭合循环”。
开鲁生物医药开发区从2014年引进第一家以玉米为原料的生物制药企业华曙生物开始,就不断吸引集聚上下游关联企业入驻园区,现已有生物医药科技建成企业18家、在建企业14家,集中打造了玉米—淀粉—土霉素—强力霉素、玉米—淀粉—葡萄糖—利福霉素—利福平、玉米—淀粉—山梨醇—维C、玉米—淀粉—抗生素中间体—头孢4条产业链。 目前,开鲁生物医药开发区正在集中打造以玉米生物科技为主的三产融合示范区、原料药集中生产基地和大健康产业基地。
“现在开鲁县年可加工转化玉米260万吨,已形成6大系列160个品种,其中我们生产的土霉素产能达2.25万吨,约占全国市场的80%;我们生产的强力霉素达6000吨,约占全国市场的70%。”开鲁生物医药开发区党群工作部副部长褚凤波告诉记者。
从“原字号”到深加工,通辽市不断加快玉米生物产业链条的培育、发展和延伸,以玉米籽粒、玉米芯、玉米秸秆为基础,以生物发酵为主线,横向拓展淀粉、酒精、氨基酸、原料药,纵向延伸玉米胚芽油、玉米芯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废液废料生产饲料添加剂和肥料,使玉米加工产业由单一化开发利用转向综合化开发利用、由开放型短产业链向封闭型长产业链转变,深加工带来的高附加值让“粮袋子”和“钱袋子”一起鼓了起来。
产业大树的枝繁叶茂,离不开政策托举赋能的“滋养”。近年来,通辽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玉米生物科技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及规划。此外,根据全球玉米精深加工发展方向、产业链条及主导产品,通辽市政企联动绘制出“玉米产业图谱”,按“图”索骥,靠“谱”招商。目前,圣雪大成、昶辉生物、玉锋集团等27家玉米精深加工企业纷纷落户通辽,围绕酸、醇、糖、胶、药,培育形成了13大类200多种产品的全株产业链。
2022年通辽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加工转化玉米80亿斤,加工转化率达45.7%,累计实现产值166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10.5%。
通辽玉米不会止步于“72变”。通辽市计划,到2025年,下游产业不断集聚,玉米精深加工产品达到300个以上,玉米生物科技产业产值力争达到300亿元。随着一幅生机勃勃的“玉米经济”发展图谱的徐徐展开,“通辽黄玉米”将成为通辽市响当当的“黄金名片”。
(据《内蒙古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