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丰
平原着绿,荒山披锦,茫茫黄沙变绿洲。
1978年,为了扭转西北、华北、东北地区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带来的生态危机,中国启动实施“三北”工程,该工程东起黑龙江,西至新疆、跨越13个省份,东西纵横4480公里,45年来三北人民铸就了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锲而不舍、久久为功”为核心的“三北精神”。
内蒙古亦是如此,在东西2400公里的大地上,向荒山荒漠宣战,从单纯的营造林到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内蒙古力量可圈可点,不屈的治沙人敢叫荒漠变绿洲的精神可歌可泣。
在晋冀蒙三省(区)交界处的苏木山,东西长40公里、南北宽15公里。远观其山,层峦叠嶂;近望脚下,松涛激荡。无法想象,上世纪50年代,这里还是荒山秃岭。苏木山,山连着山,坡连着坡。“山大沟深石头多,一出门就爬坡”是乌兰察布市兴和县人形容苏木山的顺口溜。
然而,就在这山中有个“倔老头”,这个“倔老头”就是塞上愚公董鸿儒。他的倔劲儿一上来,十头牛都拉不回来。正是他的倔强,从1958年至今,他是苏木山植树造林的第一代开拓者。经过不懈奋斗,苏木山3000多万棵落叶松绿满山坡,成为阻挡风沙肆虐京津冀一道的绿色屏障。森林覆盖率达到74.8%,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人工林场。苏木山的生态服务价值高达2.67亿元。
(下转2版)
编辑:超级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