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内蒙古商报要闻 守护“高颜值”内蒙古奋力 绘就“蓝天碧水净土”生态画卷 鄂尔多斯 构筑世界级羊绒产业再加码 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 “小红果”变身“大产业” 蒙东沙地 林草同茂 内蒙古新能源 全产业链发展加重“绿色” 不屈的治沙人 敢把荒漠变绿洲

第2版:要闻 PDF原版PDF原版
pdf阅读器免费下载 版面导航
内蒙古商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8 月 01 日 星期二   02

“三北精神”里的内蒙古力量系列述评之一

不屈的治沙人 敢把荒漠变绿洲

作者:

(上接1版)

上个世纪80年代,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白二爷沙坝植被覆盖不足15%,每年有约200万吨泥沙经浑河输入黄河,并且以每年3米左右的速度向东西扩张,周围一万多亩农田被流沙吞没。

1982年,时任和林格尔县的老县长的云福祥带领一支由120人组成的治沙队,开启了与天斗、与地斗、与狂沙奋战的漫漫长路。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奋斗,8.5万亩流动、半流动沙丘和3.5万亩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治理,造林种草保存面积达12万亩。

同样,1985年的春天,殷玉珍在鄂尔多斯乌审旗沙漠里喊出“宁可种树累死,也不叫沙欺负死”的豪言壮语。30多年里,殷玉珍以每年种2万多棵树的速度,让7万亩黄沙变成了绿洲。

还有王文彪,硬生生地把“死亡之海”库布其沙漠变成了郁郁葱葱的绿洲。他白了头发,也绿了沙漠,2017年“库布其模式”被写入联合国宣言,王文彪也获得联合国环境署颁发的“地球卫士终身成就奖”。

无论是董鸿儒、云福祥,还是殷玉珍、王文彪,他们植树造林、防沙治沙的身影铭刻在内蒙古大地上,他们不服输的躬身奋斗的姿态是“三北精神”最生动的注解。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每一寸绿都来之不易。每一寸绿都是几代人的锲而不舍的付出才筑起了祖国北疆绿色生态屏障。

如今,守护和担当的接力棒交到我们手中,但这条路上还有更多的艰难险阻,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是要迎难而上,不回避问题,不害怕困难,不畏惧挑战。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内蒙古力量就是这样。

编辑:超级管理员
3上一篇 下一篇4 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