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内蒙古商报要闻 翁牛特旗引才赋能 让盐碱地变“科技田” 敖伦苏木古城:隐现草原文明真容 谷山梁500千伏变电站建成投产 康巴什区:“码上经济”便民生 “多伦样板”  绿色长城 “中国肉牛产业·科右中旗指数” 在京上线发布 荒漠化治理要算整体账

第1版:要闻 PDF原版PDF原版
上一版
pdf阅读器免费下载 版面导航
内蒙古商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11 月 21 日 星期二   01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起向“绿”系列报道之二十一

“多伦样板” 绿色长城

作者:

本报记者 张鑫

从漫天黄沙到青山绿水,从“沙中找绿”到“绿中找沙”。

20多年来,锡林郭勒盟多伦县举全县之力推动411.8万亩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仅剩1.9万亩流动和半固定沙地正在恢复绿意,防沙治沙“持久战”转为“歼灭战”,昔日的“京津风沙源”成为如今的“京北后花园”,打造了固沙兴业的“多伦样板”,探索形成了“一二三四五”荒漠化综合治理“多伦经验”。

多伦县位于北京正北、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锡林郭勒盟南端,背靠大草原,面向京津冀,距离首都航线距离180公里,处在北疆生态安全屏障最前沿。多伦县坚定誓把“沙地”变“绿洲”的信念,打响防沙治沙“持久战”。陆续出台《关于加快林业发展推动生态大县建设的决定》等32个制度性文件,构建起生态文明体制的“四梁八柱”。始终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奉献23年艰辛汗水,将400多万亩沙化土地牢牢锁住,为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探索形成了“多伦模式”。

防沙治沙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建立系统思维、采取科学方法。多伦县在守正创新的探索中,找到了“禁牧”和“种树”两项根本之策,推动沙区生态由内向外自然恢复,沙区绿色由外向内快速发展。

“一手抓禁牧”,保证沙化地区植被自然修复,走出了一条转结构、促增收、优生态的防沙植绿致富道路。“一手抓种树”,促进沙化地区绿色快速发展。林地面积由2000年的54万亩增加到现在的225.7万亩,项目区林草植被盖度由2000年的不足30%增加到现在的85%以上,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6.8%提高到现在的37.9%,年空气优良天数保持在340天以上,空气优良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荣获“北京奥运会特别贡献奖”,先后被授予“全国绿化先进模范县”“中国天然氧吧”等10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

防沙治沙是一项长期工程,必须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多伦县准确把握时势进度,及时调整优化思路举措,实行“三步走”战略,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累计完成各类建设任务79.6万亩,完成规划总建设任务的57.5%。

干好“眼前”兼顾“长远”,多伦县紧盯防沙治沙、生态造林过程中资金投入少、苗木成活低、林地管护难、增收致富弱四类突出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从体制机制上求突破、要效益,构建政、企、民利益联结体系,实现生态建设多方互惠的生动局面。

同时,形成示范标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多伦县凝聚政府、社会、群众强大合力,涌现出马云平、范金秋等一批矢志不渝防沙治沙、保护生态的全国先进典型;坚持人民至上,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结合。20多年来,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616元增长到18605元,增长11.5倍;坚持绿色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效统一,“美丽多伦、天然氧吧”等多伦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象新品牌叫响全国;坚持有解思维,推动问题、矛盾、桎梏高位化解,多伦县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启动浑善达克沙地规模化林场建设,进一步厚植生态优势,解决诸多问题,推动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互利共赢;坚持系统观念,推动方向、战略、思路一以贯之,确保到“十四五”末,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基地。

编辑:超级管理员
3上一篇 下一篇4 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