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人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时值秋冬交替,低温、低湿度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病毒的生存,因此要做好个人防护,预防流感及其他秋冬季常见呼吸道疾病。此外,近日支原体肺炎来势汹汹,家长要留意孩子的身体状况,给孩子做好健康监测,发现不适及时就医。同时,还要注意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预防。
流行性感冒:人群普遍易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为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对人类健康危害严重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该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具有发病率高、传播快、人群普遍易感的特点。流感的潜伏期一般为1至7天,多为2至4天,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全身不适,体温可达39到40℃,儿童的发热程度通常高于成人。可有畏寒、寒战,全身肌肉关节酸疼、乏力等全身症状明显,伴有食欲减退。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等。
人群普遍对流感病毒易感,大多数为自限性。部分人群感染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风险较高,包括60岁及以上老人、5岁以下儿童、孕妇以及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等。
通常接种流感疫苗2到4周后,可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根据《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3~2024年)》建议,以下人群优先接种:医务工作者,如临床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大型活动参加人员和保障人员;养老机构、托幼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中小学教师和学生;监所机构的在押人员及工作人员等;其他高风险人群,包括60岁及以上的居家老年人、6月龄到5岁儿童、慢性病患者、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看护人员及孕妇。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勤洗手;在流感流行季节,高风险人群建议减少去人群聚集场所,去时建议佩戴口罩;咳嗽、打喷嚏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然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室内勤通风,规律作息,均衡营养,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自身免疫力也很重要。
肺炎支原体:发热咳嗽应及时就诊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目前世界上已知能独立生存的最小微生物。肺炎支原体无细胞壁结构,像是没有穿“外套”的细菌。75%酒精和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均可以杀灭肺炎支原体。
如果出现发热伴有剧烈咳嗽,应及时就诊,尽快查明病因,规范治疗,切忌自行盲目用药。
目前还没有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疫苗。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最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肺炎支原体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和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必要时戴好口罩防护自己。遵守咳嗽礼仪。咳嗽、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捂住口鼻,或用手肘或上袖等遮挡,将用过的纸巾丢入带盖垃圾桶中。注意手卫生,使用肥皂、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清洁洗手。如果没有流动水,可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等擦拭消毒双手。流行高发季节,注意室内通风,每次通风不少于30分钟,以保持空气新鲜。养成健康生活习惯,适量运动,增加身体抵抗力,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据《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