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丰
年复一年,在富饶的河套平原上,一幅耕种图描画了数千年。
“天下黄河、唯富一套”。河套平原,是我国小麦种植历史悠久的传统区域,北纬40度种植黄金带的优异自然禀赋、远离污染的绿色环境以及黄河滋润的完善灌排体系,让这里种出的河套小麦,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优质小麦的代表。
早在秦汉时期,中原王朝就在河套开渠引水,发展农业。
据史料记载,元朔二年(前127年),汉武帝置朔方郡和五原郡,迁徙10万人戍边,拓荒垦殖,引黄灌溉,河套农业由此发端。
在河套地区具备了发展农业的条件后,小麦在此落户。2000多年前,呼韩邪单于入汗,请求和亲,汉元帝将后宫宫女王昭君赐之。昭君将汉地耕种技艺及五谷籽种携往塞外。期间,“令其兵、犁其地、种黍麦”。
《明史纪事本末》云:“河套周围三面阻黄河,土肥饶,可耕桑。密迩陕西榆林堡(今陕西榆林),东至山西偏头关(今山西偏关),西至宁夏镇(今银川),东西可二千里;南至边墙,北至黄河,远者八九百里,近者二三百里。”被誉为“塞上江南”。之后的明末到民国,由于“走西口”,人群聚集,农耕文明迅速发展,小麦、玉米、葵花、蜜瓜等开始大量种植。但是,由于灌溉问题,河套小麦的收成不是很高。
清末民初,以王同春为代表的一批人大力开渠,经他自办和指导别人开成渠道竟有9条之多,巴彦淖尔五原县的隆兴昌集镇就由王同春努力建设而成。当时河套粮食丰盛,每年销于蒙古地区的达50万担。
1959年6月,新中国刚成立后的最困难时期,两万多名水利建设大军和数万名灌区民众在巴彦淖尔的磴口县黄河干流上修筑了“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
1961年5月截流成功,河水从这里缓缓流进两岸的良田,一条总长180公里的总干渠使河套灌区灌溉面积由过去的290万亩增加到870万亩,控制灌溉面积达1700万亩。因此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也被称为“天下黄河第一闸”。
河套农耕文化,自是一部茁长于田野栉风沐雨的传奇,且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