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鑫 通讯员 李晓枫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好物,近年来,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平地泉镇南村大力发展冷凉蔬菜种植、乡村旅游等产业,将地理优势和气候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到处都是一片朝气蓬勃的景象。
资源禀赋做优冷凉蔬菜。南村全年平均温度18.8℃,位于全国冷凉蔬菜种植带,建成高标准农田3002亩,设施农业规模大、基础好,建成日光温室476座、冷棚36座。在村党组织引领下,成立蔬菜合作社带动规模化、专业化种植,中泰农旅投资有限公司、乌兰察布市欣康源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等龙头企业领跑助力,通过土地流转、集中经营、技能培训等方式,持续扩大葡萄、草莓、青椒、圣女果等特色果蔬的种植规模,逐步形成庭院经济、果蔬采摘、订单农业等产业模式,建成蔬菜交易市场1处,占地20亩。实现果蔬年产量2万余吨,销售额达1500万元。
项目建设赋能转型升级。南村紧抓京蒙帮扶政策机遇,建成蔬菜交易市场1处,更加精准对接市场需求。依托扎实的集体经济基础,投资340万元建成1000平方米恒温库1处,实现果蔬制冷保鲜,外销增收;在建乡村旅游综合体、净菜加工项目,总投资2394万元,预计2023年底投产运营,将实现农产品精深加工,壮大旅游产业,辐射带动本村及周边村民就业增收;开发“光能资源”,激活造血功能,南村与沈家村联建光伏电站,总投资285.656万元,占地面积20亩,在带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上起到积极作用。
资源整合发展乡村旅游。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南村挖掘特色资源,走出了一条“农文旅”融合的新路子,带动村集体经济更可持续发展。引导村民流转土地130亩,打造小蜜蜂市民农园,沉浸式体验到犁地、播种、采摘、丰收的农业生产全过程,点燃市民农耕热情。以“民宿特色+民俗体验+书香南村”为特色,整合闲置土地、农舍,建成亲子主题薯宿和“东离南舍”“南望南村”等民宿。建成劳动研学基地、亲子音乐烧烤、大棚休闲采摘、彩绘观光打卡区,形成独具特色的南村旅游景观群,实现农田变景田、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打造成为乌兰察布旅游新地标,获评“内蒙古自治区乡村旅游重点村”荣誉称号。
产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如今,南村冷凉蔬菜产业真正成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蓝天白云和绿色蔬菜交相辉映,党建引领与群众奋勇争先相得益彰,多重增收效应叠加的冷凉蔬菜产业成为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