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北疆,银装素裹,仿佛一幅壮丽的水墨画。内蒙古自治区近年来积极开拓冰雪休闲产业,冰雪文化、冰雪民俗、冰雪运动、冰雪美食等冰雪资源优势正在加速转化利用,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能。
入冬以来,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居力很镇红心村成了“网红村”,800余人口的小山村借冰雪孕育出生机,吸引了全国各地10万人次的冰雪运动爱好者到雪村滑雪场滑雪、赏民俗、品特产。
红心村党支部书记李英辉,见证了冰雪经济给红心村带来的变化。过去,村口的滑雪场是110亩的荒山,村集体尝试栽植经济林,但很快发现,收益甚至不足以抵消树林的管护费,最后将目光锁定在了国家鼓励和倡导的冰雪运动上,定位为大众滑雪。
“2018年,村口建了雪村滑雪场,村集体每年分红3万元,还带动30多名村民就业,村里农副产品也找到了销路,销售近10万元。”李英辉说,仅5年多时间,滑雪场就从最初接待游客不足5000人次,发展到现在可以接待10万多人次,造雪面积也从1万平方米扩大到了3.8万平方米。
红心村只是一个缩影。近年,内蒙古做足“冰雪”文章,各盟市通过“冰雪+体育”“冰雪+民俗”“冰雪+节庆”“冰雪+展会”“冰雪+民宿”等形态,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冰雪休闲产业链条,更好地在乡村聚人气、促消费,拉动产业、就业向前发展。
2023年入冬以来,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十届冰雪那达慕在陈巴尔虎旗盛大开幕,“冰雪青城·悦动北疆”呼和浩特市冰雪节举行,赤峰市首届冰雪嘉年华活动“冻”感启动,巴彦淖尔市冰雪旅游嘉年华揭幕……活动精彩纷呈,县域和乡村经济不断被冰雪资源激活。
在零下30摄氏度的寒冬里,陈巴尔虎旗乡村振兴局的干部们,帮助牧民搭建蒙古包,搬运生活设备,接电,拉水,经过半个月准备,建成了“游牧人家”牧户体验项目,在当地举办的内蒙古第二十届冰雪那达慕现场精彩亮相。
该旅游项目由3户牧户、7名牧民、10座蒙古包组成,包含骑马骑骆驼拉雪橇体验、美食品鉴、传统手工艺品展示销售、民族服饰换装美拍等内容,仅冰雪那达慕开幕当天,“游牧人家”就接待游客200余人,收入达5000元。
“没想到养牛羊的同时,我们竟搞起了文旅,不知不觉又增加了一份收入……欢迎远方的朋友来‘游牧人家’做客。”牧民额尼日乐喜悦地说。
为激活乡村冰雪经济,内蒙古出台《内蒙古2023—2024年度冬季旅游活动实施方案》等系列措施,下拨3300万元扶持冰雪旅游重点项目冷极村及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建设。内蒙古还实施“引客入蒙”计划,拿出2000万元资金,支持至2024年4月底的旅游专列、包机,大力吸引区外游客。
一揽子政策下,游客纷至沓来。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的数据显示,2023年入冬以来,内蒙古共接待旅游专列64列,旅游包机30架次,累计接待游客5002万人次,旅游收入696亿元,分别是上年同期的5.01倍、6.78倍。
冰雪旅游人次飞涨,冰雪经济收入高升,冰雪资源正在“搅热”内蒙古大大小小的农村,“猫冬时节”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王靖 恩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