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丰
春潮拍岸,又是扬帆远航时。
据呼和浩特海关统计,2024年前2个月,内蒙古企业“踏春赶海”,民营企业继续保持内蒙古外贸第一大经营主体,进出口228.4亿元,占同期全区进出口总值的74.6%。同期,国有企业进出口60亿元,增长20.9%,占19.6%;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7.3亿元,增长7.7%,占5.7%。这一数据表明,民企已成为拉动外贸增长的主力,内蒙古外贸进出口成绩单展现出较强的韧性。
除了量增,民营企业的外贸质量也在提升。内蒙古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58.2亿元,增长6.7%;对欧盟进出口14.3亿元,增长7.4%。这表明,更多的民营企业通过加强自主创新,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努力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外贸发展的活力得到了进一步显现。
应该看到的是,随着国家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的出台,民企迎来了又一个发展的春天。但包括融资难在内的发展瓶颈,还依然存在,尤其是对体量很大的民营企业更是如此。
在2月21日举行的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政金企对接会上,自治区17个部门、38家金融机构和95家各类企业在呼和浩特市主会场参会。各盟市设分会场,以线上联动方式与主会场同步集中签约。全区共达成融资意向项目1067个、金额3478亿元。
现在,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内蒙古外贸发展的主力军,是“稳外贸”的重要力量,在政策上,尤其是融资政策和发展环境上需要给予更多支持。
但民企自身也要夯实底盘、增强动能,这也是企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可喜的是,内蒙古已有民企潜至深水区、开拓增长曲线,在外贸新旧动能“换挡”、新质生产力跃迁等方面争取到战略主动。
编辑:超级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