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内蒙古商报要闻 夯实“河套粮仓”根基 西辽河:文明曙光升起的地方 2023年内蒙古“一卡通”发放补贴资金421.81亿元 草业种植 “绿富”兼得 光伏治沙:保数量,更要保质量 武川县:马铃薯育种忙

第1版:要闻 PDF原版PDF原版
上一版
pdf阅读器免费下载 版面导航
内蒙古商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04 月 16 日 星期二   01

西辽河:文明曙光升起的地方

作者:

本报记者 王子旺

辽河是中国七大江河之一,西辽河位于辽河上游,是辽河正源。西辽河上游有两大支流,老哈河和西拉木伦河,也是西辽河的两大源头。两河汇合后,形成干流始称西辽河。

在文明曙光中,西辽河臂弯上的哈民遗址,闪耀着个性鲜明的光芒。哈民遗址也称哈民忙哈遗址,它被发现于通辽市科左中旗的舍伯吐镇。据发掘哈民遗址的文物考古学者介绍:这个遗址分南区和北区,共计约17万平方米。经科学测定,哈民遗址距今约5300年。

哈民遗址是中国考古工作者在北纬43度以北地区首次发现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最大的环壕聚落遗址,被评为“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在发掘中,清理出房址82座、灰坑61座。出土的房屋排列有序,以大型房屋为中心,周围分布小型房屋的组织构成,结构特点非常清晰,区块主次等级分明。哈民遗址出土的房址都是半地穴式,平面呈“凸”字形,有门道和灶坑。从哈民遗址的房屋形制与分布来看,它和同在西辽河流域的兴隆洼遗址和魏家窝铺遗址的房屋形制与分布,有明显内在关联。房屋居住面及四壁多经过烧烤,房屋穴底部呈红褐色。专家研究认为,这些迹象说明5000多年前的哈民先人,已经掌握了一定程度的防潮、防寒以及防止雨水渗漏的生活技能。

从考古发掘证实,哈民文化在红山文化逐渐衰落中崛起。

西辽河流域众多的文化遗存恰似满天星斗,红山文化奏响文明的恢弘序曲,而哈民文化则翻开了文明进程的华彩乐章。

编辑:超级管理员
3上一篇 下一篇4 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