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内蒙古商报要闻 阿尔山市白狼镇  “道德银行” 让善举“增值” 变电站升级,100%接纳绿电! 超薄铝箔炼成记 在青少年心中种下民族团结的种子 玉米皮十八变  巧娘编出“致富花” 油桃挂满枝 采摘正当时 《淮南子》:“马先驯而后求良,人先信而后求能”

第2版:要闻 PDF原版PDF原版
pdf阅读器免费下载 版面导航
内蒙古商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06 月 04 日 星期二   02

玉米皮十八变 巧娘编出“致富花”

作者:

玉米皮、玉米秸秆在乡村随处可见,这些在大多数人眼中不起眼的“废物”,经过内蒙古兴农创富手工孵化基地“巧娘”们的巧手,摇身一变成了花瓶、提篮、背包、刻画等工艺品,甚至作为接待外宾的“伴手礼”,深受客户喜爱。

走进位于包头市固阳县的兴农创富手工孵化基地,大厅内的几名“巧娘”在玉米皮编织手工艺人张满仓的指导下,正在制作玉米皮贴画。

“贴画主要以玉米皮为材料,按纹理特点,比照手稿裁剪,再根据画作的具体内容进行上色、粘贴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张满仓一边指导学员,一边为记者介绍。“别看这是小手工,里面的学问大着呢。玉米皮经过漂水、晾晒、破片等处理后,运用穿插、绞股等技法,编织制作成器物或工艺品。”张满仓说,“玉米皮的选取非常讲究,每支玉米只能选取最佳的3至5张。所选取的玉米皮都是成熟玉米的玉米皮,一般是从外往内数的5至10层,长度10厘米左右。这些玉米且皮会更有韧性,制作效果也会更佳。”

“过去好多人觉得玉米皮没啥用,有的当柴烧了,有的当垃圾扔了,可是在我们手里却成了宝贝。”孵化基地的负责人石美艳告诉记者,固阳县是包头市玉米种植的主产区,每年秋收后,大量的玉米皮堆积在农村无法消耗。为进一步助力涉农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在固阳县妇联的支持下,她组织人员前往山西省临汾市进行学习。“玉米皮绿色、环保又是零成本,只要舍得辛苦,发展玉米皮编织,坐在家里挣钱没有问题。”石美艳说干就干,于2020年底正式成立了孵化基地。起初,大家只能编出杯垫、坐垫等简单的物件,随着技艺的不断提高,固阳县的本土艺人自创研发,对玉米皮编织技艺进行艺术再升级,玉米皮编织产品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大家不仅继承了传统技艺的精髓,还融入了固阳县本土设计理念和民俗元素,使得这一技艺焕发出新的活力。一双双巧手将一片片玉米皮巧妙地编织成各种实用的生活用品和精美的艺术品,作品既具有实用性,又富有艺术美感,承载着匠人们的智慧和勤劳,也见证着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展现出山北地区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审美追求。

石美艳表示,大家制作好的成品不愁卖,销路非常好。“现在大家都比较青睐这种原生态的制作工艺,我们的玉米皮编织产品在线上线下都有销售渠道,通过采取‘实训基地+工作坊+农村劳动力’的生产模式和‘认购+定制+代销’的销售模式,目前,已经形成了草编技术培训、原料供应、订单生产、线上线下营销的产业链条,将平时废弃的玉米皮经过一双双巧手编织成一个个精美的家居用品及手工艺品,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实现农村劳动力足不出户就能灵活就业,增收致富。”

“真的太感谢镇政府给咱搭建的学习平台,玉米皮编织技巧非常实用,老师也很有耐心,在这里我找到了自己新的创业机遇。”固阳县金山镇东胜永村的韩丽英高兴地表示。

固阳县妇联主席赵晶晶说,发展玉米皮编织不仅能提高玉米皮综合利用率,还能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增收渠道。“我们通过能人带动妇女创业增收,目前固阳县发展了60名玉米皮编织的技术带头人,再辐射到各个村镇,打造‘一村一品’的特色工艺,每年还能培训400人左右,每人每年增收6000元到12000元,参与的妇女群体从45岁到70岁都有。”赵晶晶表示,下一步,固阳县妇联将致力打造玉米皮编织的品牌,在建功新时代上展现巾帼力量。

一处处编织场地欢声笑语,一位位“能工巧匠”妙手生花,一件件精美织品走俏市场……如今,在固阳县,越来越多的妇女在手工编织产业的带动下,编出自己的致富路,让美丽新生活“锦上添花”。(李楷谨 许家轩)

编辑:超级管理员
3上一篇 下一篇4 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