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子旺
沿着包头市南海湿地景区主广场走到湖边,可以看到一个由九面巨帆组成的景观,那就是南海湿地景区标志性景观之一——古渡层帆。
包头的历史是从东河区写起的,而东河区的繁荣和发展则要从南海子码头开始说起。老包头素有水旱码头之称,其中水码头就是指南海子古渡。
道光三十年(1850年)黄河改道,原湖滩河朔渡口(托克托县河口镇)迁至包头南海子,同治十三年(1874年)黄河再次改道,萨拉齐之毛岱渡口亦废,包头南海子成为黄河上游大码头。黄河从河口至包头270里,至河曲400里,至碛口700余里,从包头至甘肃五佛寺(五方寺)2208里,可通行无阻,每年清明开河至次年冬至,往来船只少则800只,多则1200余只。
民国期间,南海子码头帆樯林立,每天来往的船只多达300余艘,每天来南海子接货的牛、马车川流不息,人潮涌动,非常热闹。
在南海子码头,还一种比较特殊的水运交通工具——皮筏。皮筏是黄河水运的主要工具,有牛皮筏和羊皮筏。大皮筏由120个牛皮囊构成,小皮筏由80个牛皮囊构成。羊皮筏是用8个或12个羊皮囊编成一筏,用木头固定,一人肩扛而行,一般用于短途航运。
1936年,纪霭士在《旅程素描》中称包头南海子为“可说是黄河上游第一个大码头”。民国初年包头首任县长刘澍写《咏南海征帆》一诗,赞美南海子“大河西来折向南,下达豫鲁上青甘。中经紫塞成商埠,岸口渔村妙景参”。
如今的南海子成为包头南海湿地风景区,水波浩淼,绿柳成荫,被誉为“塞外西湖”。
编辑:超级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