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内蒙古商报要闻 包钢:永葆青春的红色基因 科右前旗:“深耕”旅游业态  “一时火”变成“一直火” 岭上兴安共绘民族团结进步新图景 品种改良 促增收 荒漠化防治是一项大有作为的产业

第2版:要闻 PDF原版PDF原版
pdf阅读器免费下载 版面导航
内蒙古商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07 月 02 日 星期二   02

包钢:永葆青春的红色基因

作者:

本报记者 李文华

“我们像双翼的神马,飞驰在草原上,啊,草原千里滚绿浪,水肥牛羊壮……”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很多都是听着《草原晨曲》长大,在那熟悉而又激昂的旋律中,不禁让人们回想起那个年代包钢的奋斗故事。

6月27日上午,“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的媒体记者走进包钢集团,了解全国各族儿女“齐心协力建包钢”的光辉岁月。

1958年,在党中央“包钢为全国、全国为包钢”的号召下,来自22个省55个城市的8万多名建设者齐聚包头,创造了平地起高炉、荒漠变钢城的人间奇迹。60多年来,“齐心协力建包钢”的红色血脉代代传承,“各族儿女心连心”的生动实践不断拓展,从昔日的水旱码头发展成为闻名遐迩的草原钢城、稀土之都、绿色硅都,为共和国实现钢铁梦、锻造国之重器作出了重要贡献。

“齐心协力建包钢”是包头这座城市永不磨灭的红色基因,是刻入包头各族干部群众灵魂深处的永恒记忆,更是鼓舞包头在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实践中继续走在前列的奋进动力。

今年90岁的葛桂林,19岁入厂,一干就是40年,离休后依然在包钢关工委任职,把一生奉献给了包钢,包钢人亲切地称他“葛老”。提及包钢建设初期的峥嵘岁月,葛桂林还历历在目。

葛桂林道:“全国各地的材料来了,建设大军来了,一时间,国家部委、人民军队、各省市及各企业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平均每天有10多个车皮的设备和材料从全国各地运到包钢,大量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和建筑工人,源源不断地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聚到包头,最终8万多名创业者扎根北疆,和当地各族群众一起战风沙、斗严寒,投身火热的生产建设当中。”

据1959年10月份统计数据,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55个城市,727个单位分别从人力、技术、物资等方面对包钢建设给予了大力支持。其中,设计单位40个,设备制造单位329个,支援材料的单位291个,供应方面的单位41个,运输方面的单位26个。

就这样,在全国支援的热潮下,包钢的建设以超常的速度进行着。1959年9月26日5时55分,包钢一号高炉流出第一炉铁水,比原计划提前了一年。周恩来总理亲临现场为包钢一号高炉出铁剪彩,从此,内蒙古草原结束了“寸铁不产”的历史。

当年,包钢一号高炉荣誉炉长刘志祥毅然放弃到清华大学深造的机会,来到祖国北疆,成为包钢第一代建设者,与8万多名创业者一起奋战,开启了内蒙古工业发展的先河。如今,刘志祥家三代11口都是“包钢人”,先后在包钢不同工作岗位上勤恳工作。

在国外留学8年的刘志祥的外孙徐光远选择回国在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后。不是“包钢人”,却有“包钢情”的徐光远,让当年放弃清华的刘志祥就这样和清华大学再续前缘。刘志祥老人虽已逝世,但“齐心协力建包钢”的红色血脉赓续永存,徐光远继承老人的遗愿,继续尽自己所能为新时代包钢的建设贡献力量。

65年后的今天,一号高炉仍在服役,展示着中国工业强大而持久的生命力。抬头眺望这位已过花甲之年的“老人”,矗立在湛蓝的天幕下,历经沧桑,洗尽铅华,却不曾“退役”。其不仅见证了共和国建设、民族工业发展的光辉历程,还不断丰富发展着“齐心协力建包钢”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的时代内涵。

从当初的一片荒芜到如今的现代化钢铁工业基地,一代又一代的包钢人,紧紧跟上国家和时代的脉搏发光发热,包钢不仅见证了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光辉历程,也谱写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石榴籽心连心的生动赞歌。包钢也先后5次被评为国家级、连续9次被评为自治区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编辑:超级管理员
3上一篇 下一篇4 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