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内蒙古勇担时代使命,坚持守正创新,积极打造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
口岸是对外开放的门户,内蒙古现有开放口岸20个,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大潮中,一个个口岸茁壮成长,串珠成线,贯通起来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一条大通道,与世界相交,与时代相通。
完善口岸功能 激活口岸经济
7月10日,满载30多吨蒙古国洗净山羊绒的货车有序进入二连浩特市边民互市贸易区,经二连海关监管实施“直通运输”模式后,驶入当地落地加工企业。
“去年以来,二连浩特市政府积极推进边民互市进口商品落地加工试点工作,相关部门也给企业很大的支持力度与帮助,我觉得这是一个机会,就在当地建起了梳绒厂,现在厂里订单源源不断,既为当地提供了就业岗位,也增加了边民每月的收入。”二连互贸进口绒毛落地加工企业负责人李先生说。
二连浩特口岸是中蒙最大陆路口岸。依托二连浩特口岸而生的边民互市贸易,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今年上半年,二连浩特边民互市贸易交易额达3.06亿元,同比增长385.84%。
目前,二连浩特市边民互市贸易区已实现羊绒、亚麻籽、肉类等商品落地加工常态化运行,交易国别扩大至蒙古国、俄罗斯、白俄罗斯三国。边民互市贸易的繁荣,进一步实现边民互市从“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转型发展。
新时代以来,内蒙古口岸飞速发展,为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基础支撑和重要保障。
“根据规划,从2024年开始,3年内全区计划实施口岸重点项目85个,总投资371亿元。”7月10日,在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的落实“五大任务”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自治区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口岸办主任刘永明介绍。
2023年我区口岸货运量超过1亿吨、刷新全国陆路沿边口岸纪录。今年3月,中蒙二连浩特—扎门乌德经济合作区正式获国务院批复设立,这是我国与毗邻国家建立的第三个跨国境的经济合作区,将对引领沿边开放型经济发展,服务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带来强劲动力。
为了高标准、系统推进全区口岸建设,内蒙古立足大开放,围绕“通、集、落”,实现了一口岸一规划,口岸建设规划先行的目标。
“目前二连浩特智慧口岸、满洲里综保区铁路专用线、甘其毛都公路口岸大桥、策克千万吨级煤炭能源储配基地等一大批关键基础设施项目正在加快建设。这些项目的建设将极大提高内蒙古口岸通关便利化、智慧化水平,口岸通关能力将大幅提升。”自治区口岸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上半年,全区口岸进出境货运量达到6059万吨,同比增长28.1%,特别是6月份,全区口岸连创单日、单月货运量历史新高。
近年来,内蒙古立足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内蒙古特色的对外开放改革试点任务,逐步构建起了多层级立体开放体系。
目前内蒙古已经拥有3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个国家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5个边民互市贸易区、5个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15个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和3个综合保税区。中国(内蒙古)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在积极申建中,全区沿边开放体系不断充实完善,平台作用愈发凸显。今年上半年,呼和浩特、鄂尔多斯两个综保区贸易值同比增长98.7%、121.2%;全区边民互市贸易同比增长7.5倍。
(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