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潘拯翌 高日河
70年前,包头只是一个边陲小镇。
1954年,随着国家“一五”计划建设的启动,一场“国之重器”的攻坚战在这里展开。一曲“齐心协力建包钢”的红色赞歌在这里唱响。
命运的齿轮转动,时代的使命召唤,包头几百年以贸易为主的“水旱码头”小舢板开始转向,向着工业城市的航母嬗变。
这一切,缘起于一个叫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包钢)的国企;
这一切,来自于全国22个省区市、55个城市、727个单位紧急动员,建设物资源源不断输送到这里,8万多名建设者,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成“包钢为全国,全国为包钢”的澎湃力量。
大批中央以及部分省市的支援干部和老工业基地的管理、技术人才,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毕业生,部队转业军人、建设兵团战士,以及来自全国各地有一定专业文化的工人、农民,响应“到边疆去”“到矿山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号召,为包钢的建设添砖加瓦……
“他们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组成了一支多民族的钢铁队伍,最多的时候,曾汇聚了29个民族的兄弟姐妹,组成了一个多民族‘大家庭’。”“上下班的人潮中欢声笑语不断。”“哪里都是青年突击队,大家都加班加点抢着干。”19岁进入包钢,一干就是一辈子,已然耄耋之年的葛桂林老人百感交集。
“一步一脚沙,睡觉帐篷被吹跑。”第一批支援包钢的刘志祥老人回忆起刚到包头的艰难。然而,自然环境的恶劣和生存条件的艰苦,挡不住建设者们的雄心壮志,他们以“天当被盖地当床、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豪情,在荒芜之地上铺地基、打地桩,修铁路、挖沟渠,安机器、建厂房,创造了“平地起高炉、荒漠变钢城”的人间奇迹。
1959年10月15日,周恩来总理亲自为包钢一号高炉出铁剪彩。1960年5月1日,包钢一号高炉流出了第一炉钢水,包钢提前一年出钢。
从此,“工业长子”雄踞北疆,我国落后的工业面貌被改变,内蒙古现代工业化进程被开启。
如今,包钢的老旧设备相继被拆除,只有一号高炉依然矗立,成为包钢铭刻于心的历史记忆。
(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