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物流发展有限公司乌海服务中心揭牌成立,“乌”字号企业足不出市尽享物流、仓储、口岸通关一站式服务;“乌贸通”外贸综合服务平台高效运行,外国客商“云集”乌海;内蒙古自治区首份自助打印的输马来西亚中国—东盟自贸区原产地证书在乌海签发……近年来,乌海通过加强与周边口岸联系,多举措扩大外贸、稳定外资,外贸进出口交出“稳健答卷”,为内蒙古打造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贡献乌海力量。
金秋时节,走进位于乌达产业园的内蒙古宜化化工有限公司,繁忙而有序的生产景象映入眼帘: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流水线高速运转,产品快速成型;库房内,小型装卸车、大型货运车紧密对接、相互配合,一袋袋检验合格后封装的聚氯乙烯树脂被装上车。不久后,这些产品将乘船出海,销往东南亚市场。
内蒙古宜化化工有限公司产品热销海外,离不开“新”这一关键字。公司于2019年启动30万吨/年聚氯乙烯装置及配套设施装备升级改造项目,打破过去只生产SG-5型聚氯乙烯树脂单一产品的局面,新增SG-8型聚氯乙烯树脂产品更有国际市场竞争力,推动企业产品向多元化高端化方向发展。
“原先我们是纯粹的贸易商,听从别人的指令去做产品。现在公司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在国际市场打出自主品牌,把终端客户直接抓在自己手里。”公司出口商检负责人李嘉龙告诉记者,今年,国内国际市场全面开花,全部车间都开足马力,生产排班率达到100%。
传统外贸业务全线飘红的同时,以新能源、新材料为主的外贸企业也开始走向国际市场。
作为乌海市新进外贸企业的代表,乌海宝杰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对外贸易的成绩十分亮眼。今年5月,公司顺利申领了乌海市首份石墨产品的原产地证书,不但实现了新能源电池原料石墨出口业务零的突破,还实现了新市场、新业务的连续突破。
眼下,乌海宝杰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各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同时利用国内外各方渠道,积极参与国外知名展会,接洽和开发新客户。
“石墨是乌海新材料产业链延伸的代表,顺利出口对全市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新业务带来的不仅是利润,更带来整个行业的提升,标志着乌海新材料产品正式进军国际市场。
随着外贸结构不断优化,乌海贸易“朋友圈”不断扩大。据乌海海关统计,目前,乌海贸易对象数量增长至84个国家和地区,传统外贸产品出口韧性彰显,出口产品种类有所丰富,基本有机化学品、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占出口前3位。其中,合成有机染料作为出口增长率最高商品,累计出口货值达582.45万元。今年1至8月,乌海进出口总值6.45亿元,其中出口值达6.35亿元。
与此同时,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生效实施,也为乌海外贸经济的开放融通带来了新机遇、注入了强劲动力。
据统计,2023年,乌海海关共签发各类原产地证书1107份,签证金额1.56亿美元,其中RCEP原产地证书179份,签证金额992.2万美元。今年1至7月,乌海海关累计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120份,享惠货值达7345.45万美元。
为让“小证书”创造“大实惠”,助力“乌”字号拓展RCEP市场,乌海海关深化属地服务,主动分析挖掘可享惠企业,以“智慧海关”建设为抓手,优化RCEP海关政策服务,通过智能审核、自助打印等便利服务措施,助力原产地签证进入“即报、即审、即领”的“秒审”时代,极大地节约了企业出口时间成本。
同时,乌海海关重点分析可享惠、未享惠的数据,深入企业调研走访,依托“关长送政策上门”、企业问题清零机制,通过“一企一策”精准锁定并高效解决企业难点、痛点、堵点,引导全市外贸企业充分享受RCEP原产地政策红利,开拓RCEP国际市场。
此外,乌海还积极推动跨境电商成为外贸新的增长极。抢抓共建“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重大机遇,乌海多次组织本地链主、龙头企业和“乌海有礼”公共品牌参加国内外经贸系列活动,扩大“乌”字号企业国际影响力。同时,立足区位优势在承接国内产业转移的同时积极开辟国际市场,通过加强与周边口岸联系,大力夯实外贸产业基础,探索推进“口岸+腹地经济”联动模式,推动“经济通道”向“通道经济”转变、“过路经济”向“落地经济”转型。(郝飚 王超)